破解建設難題,攻堅克難抓項目
堅持政銀企互動破解資金難。大力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為16家企業達成協議貸款20.7億元,簽訂貸款合同2.27億元。申請“兩行”貸款項目14個,獲批貸款額度10.52億元,申請資金1.8億元;申報專項建設債券項目62個,資金77.88億元。放開市場準入條件,拓展民間資本發展空間,廣泛推廣PPP合作模式,吸引35家民營資本參與項目建設,民間融資總量達到40億元,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資金難題。
堅持多策并舉破解用地難。扎實開展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向上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向下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向內全面清理征而未用的項目,鼓勵現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鼓勵多辦用地少、甚至不需新征用地的項目,盤活閑置土地,有效緩解了項目用地難題。
轉變作風破解推進難。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契機,加密明查暗訪,強化正風肅紀,從嚴追究責任,有效解決了不敢擔當、作風不實等問題。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充分激發廣大干部“真抓實干、敢抓能干、搶抓快干”的干事熱情,形成了發展靠項目、行業上項目、人人干項目的共識,在全區范圍內掀起了項目建設的熱潮。
圍繞一體兩翼,突出重點建項目
圍繞全市“五件大事”,緊緊遵循“一體兩翼”中心城市發展戰略,以“補齊城市短板,拉大城市框架,聚力城鎮建設”為目標,狠抓主核心板塊建設。
十大棚改項目有序推進。通江路東側拆遷進展順利,已簽訂房屋征收協議143戶;西街、蓮湖東側舊城改建主體封頂,朝陽片區主要工程基本建成。
南秦新區加快建設。新區控制性詳規已通過市規委會審批;規劃展覽館主體建成;新社區1800余套保障房已竣工入住,7300余套正在建設;南秦水街、濕地公園建設規劃已評審;南秦水廠已簽定PPP合作開發協議。
城鎮建設強力推進。沙河子省級重點示范鎮思源學校、中醫院、信息大廈、偉權商貿城等建設項目進展迅速,累計完成投資18.9億元;強力推進“一體兩翼”沿線小城鎮建設,完成投資20余億元,大荊、腰市、牧護關、夜村等城鎮面貌變化明顯。實施了區中醫醫院、區中擴建等126個民生項目,完成投資4億元。三個年度25個移民搬遷安置點壓茬推進,搬遷群眾7100戶27880人。
產業支撐成效明顯。以加快轉型升級為目標,建成佳騫、秦土地等省市級高標準現代化農業園區11個,完成投資5億元;新建新田野山地農業園、德潤食用菌產業基地等現代循環農業園區15個。全力推進三大工業園區森弗農副產品加工、信邦微肥、新型環保中試發泡劑等一批重大項目,年內新增投資達20億元。扎實推進三大會客廳建設,精心實施了江山景區、蟒嶺綠道、商于古道等8個精品旅游景區項目和江山、梁坪、王山底等10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積極搶抓“互聯網+”創新機遇,依托商州生態優勢,打造“互聯網+生態商州”電商新模式,商州電子商務孵化基地順利建成,46家有條件的企業率先入駐,掀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
積極主動服務,優化環境保項目
扎實做好中省市重大項目建設環境保障工作。累計完成征地3500余畝,拆遷安置群眾3000多戶,調處矛盾糾紛70多起,有力保障了西寧鐵路復線、312國道二改一、307省道三改二、環城北路等一批重大項目的順利實施。
全力服務商丹循環工業園區建設。為陜西電動客車三賢路、新城市路等項目征地2200余畝。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投資環境的人和事,立案查處6起非法阻工事件。投資近百億元的商洛火電廠順利啟動建設,為全區“十三五”期間追趕超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