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縣深入貫徹全市新型工業園區建設現場會議精神,啟動編制《洛河工業走廊規劃》,將工業園區由25平方公里擴展到30平方公里,控制面積達到80平方公里。強力推進工業趕超,著力做大工業園區,奮力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電子成創園、光伏循環產業園、新型材料產業園、尾礦組合利用產業園、農業創新園等特色園中園。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以九州、成華、天玉公司為龍頭的綠色特產業集群,以荔鼎公司、一諾公司為龍頭的建材加工業集群,以西部鑫興、大秦鉀業等公司為龍頭的礦產品深加工循環產業集群,以龍盛亞公司、博興電子公司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電子加工產業集群,以九龍、秦嶺、煉石、華潤等公司為龍頭的鉬采選、深加工及尾礦綜合利用產業集群。截至9月底,入園企業達到79家,規模以上企業23家,累計完成投資37.9億元。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0.9億元,增加值17.6億元,分別占全縣工業的70.1%和81.1%。
奮力實施城鎮跨越計劃,做亮城鎮社區。大力實施城鎮跨越三年計劃、認真落實"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實施意見,按照依托大西安、跟進大西安、融入大西安的要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明晰產業發展定位,合理確定人口和用地規模,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城鎮規劃,多措并舉籌集建設資金,統籌推進各類城鎮建設項目,年內城鎮建設力爭完成投資20億元以上,城鎮化率達51%。目前,"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十大建設項目和十大城建工程加快推進,完成城鎮建設投資18.8億元,交通項目完成投資4.04億元,縣城繞城公路全線通車,秦唐街建設全面啟動,東城堤路景觀工程路面鋪設完工。
整合各方資源,有重點、按步驟、分階段推進永豐國家級重點鎮建設,聚力打造洛南"西大門"。突出"一鎮一業",加快石門、巡檢省市重點鎮和保安、古城等縣級示范鎮建設,不斷提升產業承載和人口聚集能力,打造優美小鎮。建立"智慧城市、數字城管"理念,不斷創新城鎮管理,健全完善"三城聯創"工作機制,全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四大工程",重點抓好"四清潔"、嚴管示范街創建、"六大整治"和衛生鎮村、園林單位、生態鎮村等系列創建活動。安排小城鎮建設引導資金1000萬元,帶動永豐、石門等重點鎮建設完成投資4.8億元。
奮力實施農業強優計劃,做強農業園區。突出基地承載、園區引領、龍頭帶動、品牌推動,不斷做大農業園區,持續推進農業強優,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堅持打好春秋"三大硬仗",加快"洛豬"、"洛桑"、"洛煙"、"洛果"、"洛薯"五大"洛牌"特色產業發展,以"畜牧產業質量提升工程"、"馬鈴薯產業增效工程"、"烤煙產業增收工程"為重點,全面提升"洛"牌產業發展水平。堅持"引導、鼓勵、扶持、服務"原則,加快土地流轉,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前三季度生豬飼養量124萬頭,出欄68萬頭;桑園科管3.3萬畝,養蠶3.07萬張;新建良種核桃園3.4萬畝,點播4.2萬畝;栽植烤煙10.01萬畝,產值2億元,煙稅4400萬元;種植薯類22.25萬畝。華陽、華塬、食藥用菌等現代農業園區加快建設,保安北灣現代農業園區產品上市。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5個、家庭農場65個,開發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6萬畝。完成土地開發整理1.7萬畝,新修基本農田8100畝,水利完成投資1.45億元,解決安全飲水1.3萬人。
狠抓科技推動,培育新型農民,以科技推廣"五十百千萬"工程和"品牌建設突破工程"為重點,著力提高科技含量,實施品牌戰略,籌集100萬元開展科技培訓、技術指導,示范引領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普及。目前,培訓職業農民8000人,群眾3萬余人;完成農產品地理標志認定1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