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力宏)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胡潤澤先后接受了新華網、陜西日報、陜西傳媒網、西部網、三秦都市報等新聞媒體的采訪。他表示,商洛要發揮自身優勢,緊抓發展機遇,將加快經濟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爭取在“十三五”末讓城鄉居民收入翻兩番。
胡潤澤指出,加快發展要緊抓機遇,“十三五”要實現“四個翻兩番”。胡潤澤說,“十三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商洛市必須緊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發展機遇,搶抓政策扶植,借力而上,努力實現“四個翻兩番”。商洛市計劃在今后五年國內生產總值與2010年相比翻兩番,突破1000億元大關,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同時,大幅提升財政收入,再過五年實現財政總收入8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3%和13.5%。胡潤澤還表示,要致力于提升城市、農村居民收入,分別爭取達到年人均收入5萬元和1.5萬元,較2010年翻兩番。
胡潤澤指出,七縣區設立攻堅團向貧困開戰,徹底脫貧關鍵在發動群眾積極性。胡潤澤表示,商洛現在的實際情況是,需要社會兜底的12萬人,需要精準扶貧的將近40萬人,目前商洛發展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貧困人口多的問題。經過“十二五”的發展,商洛從全市90萬的貧困人口降到現在的52萬,但貧困人口基數眾多,占全省人口的13%。目前,商洛已成立了七個縣區的脫貧攻堅工作團,由市級領導擔任團長,縣委書記、縣長擔任副團長,鄉鎮成立了工作組,村社區成立了工作隊。同時,又加派3000多名干部駐村入戶,帶著被褥鍋灶,下決心和群眾一起苦,和群眾一起干,同吃同住同勞動,爭取早日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七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胡潤澤強調,在大力進行脫貧攻堅的同時,還要考慮脫貧之后農村工作該如何開展,必須發動脫貧攻堅的主體——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只有依托農民群眾,處理好內因和外因的關系,才能夠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證不返貧,因此還必須要在產業、教育和醫療、衛生方面下功夫。
胡潤澤表示,要發揮區位、生態等多種優勢,合力補齊四大短板。胡潤澤指出,商洛作為欠發達地區,一直在發展上存在著幾項短板,工業不強、農業不特、三產不旺等問題一直存在,特別是教育、醫療和科技等領域人才缺乏。但商洛也具備很多能夠利用的優勢和資源。
“秦嶺最美是商洛”這句話可以說在陜西眾所周知,商洛一直具備著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生態和環境資源。商洛位于西安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一小時經濟圈內,也是目前全省唯一縣縣通高速的設區市,并且是西北連接東南的交通要道。胡潤澤說,目前商洛將借助自身優勢,致力打好新型工業化攻堅戰,發展裝備制造、現代醫藥、新型材料以及食品加工,以工業發展推動全市發展。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生態經濟是商洛最大優勢,將推進核桃、木耳、香菇等特色農業八大件,創八大品牌,為農民增收打造八大渠道,這也是穩定解決農民增收、從根本脫貧的方法。同時,還要發揮文化優勢,開發當地本身的文化底蘊,包括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戲曲文化以及四皓文化,將文化牌打響。
胡潤澤在接受采訪時呼吁盡快開工建設西安至武漢高鐵。他說,陜西目前通往東南地區的交通,無論是到南京、上海,還是到武漢、長沙、廣州、南昌、福州、廈門,都必須通過鄭州繞行,這一大轉彎不僅極大地增加了陜西乃至西北地區通往東南沿海的交通距離,而且繞過了陜西商洛、湖北十堰、襄陽、河南南陽、信陽、安徽六安等重要城市。建設西武高鐵不僅是連接“古都西安”和“江城武漢”的高速通道,也是陜西通往廣大東南地區的交通捷徑,同時這條線路還途經全國最大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秦巴山片區、大秦嶺和武當山旅游風景區、鄂豫陜革命老區,對于推進西部大開發、統籌秦巴山片區扶貧開發、加快沿線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提升革命老區發展基礎、促進中西部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建議將西武高鐵納入國家鐵路網建設“十三五”規劃,從大力支持西部大開發、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層面,積極推進西武高鐵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