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加快旅游產品開發。按照“圍繞旅游興產業,配套產業搞開發”的基本思路,積極開發旅游新產品,拉長旅游產業鏈,提高旅游綜合收入。一是做精做優商洛特產。以“名、優、特、稀、新”為標準,加快推進商洛核桃、板栗、柿子等綠色土特產系列產品開發,全面提升加工包裝質量和檔次,以質優、味美吸引游客消費;積極開發藥浴、藥膳、養生等旅游新產品,促進旅游保健消費。二是加快開發旅游紀念品。建立旅游紀念品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設計和制作一批體現地方特色、自然風光、人文古跡、傳統文化和民間工藝的旅游紀念品,打造商洛特色品牌,刺激和擴大旅游消費。三是加快開發特色飲食。結合鄉村休閑項目,開發“古商國宴”、“秦國宴”、“楚國夜宴”、“四皓養生宴”、“秦嶺山水宴”、“商洛農家菜”等一批商洛特色名宴名席,使游客在游玩中享受生態美食,實現飲食與旅游的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三、大舉措推動旅游
大舉措推動旅游,就是要按照“政府主導、科學規劃、多方投入、企業主體、有序開發、錯位發展”的思路,舉各方之力、聚各方之財、集各方之智,促進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具體要強化“五項舉措”:
第一,突出大投入培育。旅游要發展,資金投入是基礎。只有大投入,才能實施大開發,才能推進旅游大發展。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要建立有效的利益驅動機制,拓寬旅游資金籌集渠道,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要加強與中省有關部門的聯系,積極爭取產業發展項目和資金,加快組建商洛旅游創業投資公司,構建旅游融資新平臺,爭取更多信貸資金支持;鼓勵非公有制經濟進入旅游行業,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旅游業發展,鼓勵商洛籍在外企業老板回鄉投資旅游開發。
第二,推進大招商合作。推進商洛旅游跨越式發展,必須走開放之路、招商之路。要圍繞重點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建設,精心策劃一批好項目,每年組織開展幾次大的項目推介、洽談和簽約活動,積極尋求戰略合作伙伴,依托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集團公司引領旅游發展。要主動加強與國際國內旅游組織及旅游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廣泛學習借鑒發達地區在旅游發展方面的理念和模式,促進商洛旅游品牌創建和管理創新。不斷加強與周邊省市的合作,促進同西安、安康、渭南、南陽、十堰、武漢等旅游線路的連接,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培育新興市場,拓寬發展空間。
第三,實施大宣傳營銷。旅游經濟是典型的“注意力經濟”,宣傳促銷十分重要。今年全市整合1億資金整體營銷商洛旅游品牌,要圍繞打響“秦嶺最美是商洛”這一主題品牌,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以商洛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為背景,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深入宣傳商洛的特色景區、精品線路和旅游產品,力爭在擴大商洛旅游知名度和融入全國旅游大網絡方面邁出新步伐。要加強與中省各大主流媒體的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旅游宣傳,吸引更多的目光聚焦商洛。要充分發揮重大節慶活動的宣傳轟動效應,堅持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節慶活動,將概念營銷與務實營銷相結合,擴大影響、集聚人氣。要積極組織舉辦旅游形象大使選拔賽、農家菜廚藝大賽、旅游紀念品大賽、旅游文學大賽、青年歌手大賽等活動,有計劃地培養一批商洛名旦名角名人,依靠名人效應擴大宣傳效果。
第四,強化大行業管理。強化旅游行業管理是規范旅游市場有序運行的重要保證。要按照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加快培育發展旅游集團公司,實行景區資源統一管理、經營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抓好景區建設、管理和運營,實現產業聚集、融合發展。要加強現有旅行社的建設與管理,盡快制定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吸引省內外知名旅行社通過合資、品牌連鎖等模式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努力培育有知名品牌的旅行社集團,使其充分發揮在旅游業發展中的樞紐和集聚作用。要加快地方旅游標準化體系建設,制定完善全市酒店、餐飲統一標準,實行旅游賓館、商店推薦制,引導旅游企業誠信經營。要建立與旅游業發展相適應的旅游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市縣兩級旅游教育培訓基地,大力開展旅游職業教育,強化導游隊伍建設和管理,提高全市旅游整體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