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副局長、交通警察支隊隊長常建榮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答記者問
記者:市交警支隊是如何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動公安交管工作,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要求的?
常建榮: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們通過學習理論提認識,梳理問題明思路,確定今年要以關注民生、服務大眾為導向和落腳點,打造十項亮點工作,實施重點突破,以優異的成績實現市局黨委提出的“陜南一流,全省先進”的目標,為全市社會經濟大發展創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記者:在查找“四風”問題方面,市交警支隊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常建榮:我們對內征集“智慧交警金點子”,對外開展春季交通安全宣傳系列活動、設置意見箱、發放征求意見表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對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見建議300余條,通過梳理,形成對支隊班子的“四風”問題13條,對改進公安交管工作和隊伍建設的意見建議80條。
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能在支隊層面解決的問題我們立行立改;對需要上級解決的,專題向上級匯報,爭取快速解決。目前,涉及支隊班子的問題已解決10件;涉及改進公安交管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問題已解決54件。特別是取消了延續多年的免費就餐,實行就餐購買飯票制度。從領導做起,騰出了超標辦公室,妥善解決了支隊應急辦、學教辦、高交大隊各科室辦公用房問題。還購置了洗車設備,要求領導干部要帶頭自己洗車,取消了洗車費報銷,提升了領導干部身體力行的自覺性。
記者:在便民服務方面,市交警支隊都開展了哪些工作?
常建榮:我們進一步簡政放權,延伸便民服務,推出了六項便民措施。一是改版了商洛公安交管信息網,開通了“商洛交警政務微博”,提供法律咨詢、業務告知、違法查詢便民服務;二是國產免檢小型汽車登記、補證換證業務全部下放縣區大隊,群眾可在家門口就近辦理業務;三是在車駕管服務大廳顯著位置公示各種車輛業務申請表格的填寫式樣等臺式信息板,讓群眾對辦事程序一目了然;四是支隊秩序科和各縣區交警大隊積極受理套牌機動車違法信息撤銷業務;五是支隊車管所將選號系統由“5選1”升級為“10選1”,群眾選擇號牌的空間大大提升;六是在洛南、鎮安、山陽、丹鳳、商南新建標準化科目一考場5個,6月底就可投入使用。
記者:市交警支隊是如何規范電子測速、加強秩序管控的?
常建榮:我們針對群眾廣泛關注的電子測速問題,經過詳細調查摸排,對全市的58處電子測速點逐個進行規范,并通過報紙、電視、商洛公安交管信息網、商洛交警政務微博向社會公布,從5月1日起實施。針對群眾反映商洛市區交通秩序混亂,道路通行能力差的問題,我們協調財政投資260余萬元,在市區重新施劃交通標線34萬米,增設交通標志牌6面,新增停車泊位110多個,進一步規范了道路標線標識,強化了交通信號燈的維護保養,在江濱大道三個路口增設了紅綠燈,在醫院、學校、黨政機關門口及有關未設崗亭的十字路口設置了交警執勤崗。
記者:市交警支隊在繼續推進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的同時,打算如何推動交管業務工作上臺階?
常建榮:我們將嚴格按照市委的總體安排,著力推進十項工作:一是加強規范執法水平;二是拓展交安宣傳渠道;三是抓好重點事故預防;四是深化簡政放權工作;五是強化高速路警聯動;六是實現違法“一站式”處理;七是突出秩序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八是不斷規范測速設置;九是完善輕微交通事故快速理賠機制;十是改進表彰獎勵辦法。我們誠請廣大市民來交警支隊辦業務、提意見,對出勤干警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我們將熱情接待辦事群眾,努力提升服務水平,以實際行動,牢固樹立起商洛交警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