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林錄印)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跨越發展是柞水的總目標。在推進跨越發展面臨諸多壓力和挑戰的情況下,更需要借助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強大推動力,尋求跨越發展良策,聚集跨越發展合力,提升跨越發展實效,努力推動柞水經濟社會實現新跨越。
一是堅持群眾觀點,把“為民大巴”開到群眾“門口”,虛心尋求跨越發展良策。“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為了廣泛深入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我們創新開展“為民大巴”走基層活動,面對面、零距離與群眾互動交流,迅速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真心實意向群眾求教問策,努力從人民群眾中尋求推進柞水跨越發展的“金點子”和“妙方子”。當前,全縣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開展,愈發需要我們始終堅持群眾觀點,在群眾“家門口”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不僅向群眾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是否貫徹落實到位,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是否符合民意,工作措施是否為群眾所思所想,又要征求群眾關于產業開發、城鄉發展、移民搬遷、信訪維穩、反腐倡廉、干部作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尤其是在深化改革方面,最大限度地征求群眾關于農村物權抵押貸款、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務建設等方面的真實想法,還要聽取群眾“衣食住行、醫教保業”等方面的熱切期盼,兜民生“底線”,補民生“短板”,努力讓各項決策圍繞全縣跨越發展布局,各項行動向著群眾幸福生活聚焦。
二是站穩群眾立場,把“曬單行動”晾到群眾“眼前”,切實聚集跨越發展合力。群眾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站穩群眾立場,關鍵是要不斷密切黨群干群魚水關系,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為共同的事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此,我們堅持把中省市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要求與柞水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設計了為民務實“曬單行動”活動載體,通過“了解民情走基層——曬實情單、議事決策在基層——曬實事單、效果評判交基層——曬實效單”三個環節,切實做到站在群眾立場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不斷增強黨群干群互信,堅決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著力凝聚推進柞水跨越發展的強大正能量。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們正在全力以赴圍繞循環經濟發展、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民生和公共服務保障“三個上水平”以及全縣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四個翻番”目標,引領群眾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確保圓滿完成“十二五”各項目標任務。
三是踐行群眾路線,把“雙包雙促”做到群眾“心上”,真正提升跨越發展實效。推進柞水跨越發展,既要達到“強縣”目標,更要取得“富民”實效,特別是對于柞水這樣一個貧困程度較深的縣份而言,迫切需要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瞄準減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目標,抓住加強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建設、重視教育扶智等民生重點工作,認真開展“雙包雙促”扶貧行動,扎實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當前,我們正在圍繞構建“五位一體、三員主抓”和“五個五”幫扶體系,堅持市、縣、部門、鎮、村上下聯動工作機制,由聯鎮縣級領導和包村部門主要負責人分別擔任黨建指導員和經濟發展指導員,選派年富力強、基層經驗豐富的副科級以上干部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并由縣財政設立50萬元獎補資金,為每名“第一書記”安排5萬元產業發展啟動資金、每月500元駐村生活補助,聯村幫扶部門為每村爭取50萬元環境改善和5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幫助后進村“強班子、抓產業、提水平、促和諧”,真正把精準扶貧做到廣大群眾“心坎上”,以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成績檢驗跨越發展實效。 (作者系柞水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