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中商洛訊(記者 楊 鑫)5月24日早上六點多,記者在丹鳳縣武關鎮毛坪村的一個緩坡地和小山坡的茶園看到,已經有村民在修剪茶樹,一名正揮舞大剪刀勞作的村民說,他們早上5點多就到茶園開始干活了。

武關鎮毛坪村在距離丹鳳縣城50公里外,這里是丹鳳縣唯一一個種植茶葉并以茶為主要產業的村子,被稱為中國最北的生態茶園生產基地。

毛坪村村主任張占林介紹,該村發展茶產業已10余年。2016年,毛坪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補植補造,發展茶園4千余畝。先后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鼓勵92戶貧困309人全部以土地流轉、資金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讓貧困戶入股分紅、入園打工、茶葉收交等方式,實現茶農增收。2014年至今,毛坪村新增茶園面積500畝,科管精細化茶園1000畝,現在全村人均擁有茶園4畝以上,收入最好的茶農人均增收2500元,戶均增收1萬元。

今年來,包扶的市信訪局和縣農業局多次請茶葉專家,對150余戶種茶群眾進行茶樹修剪培訓、肥期等茶園科學管理知識培訓。

茶農鄧書新家有茶園70畝,他說:“以前種茶只知道不能采葉子了就盲目隨意修剪,通過幾次學習這兩年每畝能增收5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