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 濤)2月16日,參加市政協三屆五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科技界委員在討論政協工作報告時建議,應進一步推進文化事業發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以促進全市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王良、劉建峰、孫建奇等委員認為,文化藝術成果具有其特殊性,現代文化產業發展要求我們運用市場的手段去整合資源進行創新,將文化藝術成果轉化為產品,從而使其產業化并創造效益,進而促進經濟發展。他們建議政府應引導文化藝術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舉辦高規格、常態化的展示、交流、合作、推廣、文化投融資的平臺。將商洛本土文化藝術成果及項目充分集中地展示出來。文化藝術工作應密切關注民生、關注發展,多創作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文藝作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王根憲、劉康懿、羅榮麗等委員認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無論是企業轉型、產業升級還是節能減排,任何發展都離不開科技的創新。政府應加大投入,完善科技信息平臺,為企業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等提供盡可能多的支持。“十三五”期間,商洛應在現代農業、生態環保、安全健康等民生熱點領域中取得新突破,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的緊迫需求,加快科技與產業相結合,以此促進商洛脫貧工作。同時,應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對基層的科技人才給予工作上、事業上的關心,為他們創造出好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和發展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