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民生
讓城鄉居民住的舒適,活的幸福
華商報:具體講,在2016年如何改善民生,促民增收,使城鄉居民在分享“惠民紅包”中增強獲得感?
崔華鋒:要圍繞穩增長、調結構,去存量、防風險,惠民生、促和諧,著力加強供給側改革,提高投資有效性,增強持續增長動力。
優先實施城鎮提質擴規工程。繼續實施縣城“東擴南移西延北改”戰略,建設火車站五千戶陜南移民安置點,推進西街棚戶區改造,讓城鄉居民住的舒適,活的幸福。
優先實施綠色商南建設工程。加快“七溝一河”治理,推進農村面源治理,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和城市綠道建設,打造美麗商南、綠色商南。
優先實施主導產業壯大工程。著力做精做優做大茶葉、香菇兩大產業,實施茶葉品種改良、生產技術、營銷模式三大革命,抓好以白茶為主的1萬畝優質茶葉基地建設;推進香菇產業由生產基地向加工基地轉變,年加工生產干鮮香菇產品1萬噸。
優先實施民生普惠共享工程。完成6個鎮6546戶23567人脫貧任務,實現脫貧攻堅首戰告捷目標;建立完善貧困對象精準識別系統,暢通社會扶貧渠道;建立農村電子商務網絡,暢通農產品變現渠道;在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建標準化廠房,建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就業;做好3000萬元扶貧貼息貸款發放工作,破解貧困戶發展產業資金瓶頸制約。
優先實施基礎設施完善工程。全線開工建設商鄖路“三改二”項目,全年完成投資2億元;啟動文化藝術中心、移動大樓、檔案局大樓、西街幼兒園、協和醫院、縣體育中心、清油河水庫及二水廠等項目建設。
記者 陳永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