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帝關上你人生的一扇大門時,他會同時為你開啟一扇窗戶的。隨著陳式二胡發明制作的成功,社會上慕名而來請教學二胡的人越來越多,2002年7月,陳興華受邀南陽藝術學校開始了執教二胡的生涯。當他興沖沖地為學員們傳藝時,卻發現所用的二胡教材,竟然停留在他當年所用教材的水準上。學二胡的孩子在排指換把、確定音位上備受折騰。在教學實踐中,他只好不斷地琢磨和總結具有針對性的實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很快摸索出了適于二胡教學的規律。
為了指導二胡愛好者盡快掌握二胡演奏技巧,陳興華結合教學實踐,在二胡教學中大膽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方法:確定了弦式的分類方式,提出了排指法,發明了保留指的記號,歸類明確了四種把位手型,提出了有關把位的分類和劃分方法。最終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富有原創意義的“二胡基礎教學體系”,他翻閱了大量二胡音樂代表性論著,深感亟需編寫一套中高級二胡教程。
他擬好目錄之后就冒然給上海音樂出版社的社長費維耀打電話。那時國內出版行業競爭激烈,專業書籍備受冷落,幸運的是費總恰好是畢業于上海音院音樂學系的專家,他聽了陳興華的二胡理論后,答應讓盡快把書稿拿去審閱,陳興華聽后既興奮又倍感壓力山大。著書立說的過程如同化蛹成蝶,經過數易其稿,2003年10月終于完稿,當陳興華抱著書稿,心懷忐忑地接受審閱時,沒想到費總抽閱了兩三頁,就敲定了出版事宜,幸運的陳興華和他的書稿成為當年上音出版社推出的唯一新作者和新專著。著名作曲家、中央民族樂團團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劉文金先生欣然為此書做序,并給予高度肯定。2004年,隨著藝術專業成為高校的熱門專業,《二胡實用教程》首次印刷便被作為高校教材,兩年后又再版印刷。
音樂人生寫華章
《二胡實用教程》一書的出版,極大地激發了陳興華潛心研究二胡音樂理論的潛能,他關于二胡音樂研討的論文和專著,就像深秋的山泉噴涌,一發而不可收。2003年至2006年間,先后在國家級《音樂》專業雜志上發表了《二胡琴桿的應力問題》、《加強二胡和拉弦旋調頂式千斤》、《多樣化二胡》、《什么是二胡演奏技術的基本功》、《二胡演奏中的張力技法》等多篇論文。
二胡的早期教學,并不主要是教技術,主要是教概念、磨音準。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學生一旦離開老師自行演奏訓練時,即無法掌握音準,對此,他又專門撰寫了《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小玩意兒’——音準響應儀》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制作音準響應儀的設想,該論文引起深圳蔚科電子科技開發公司的重視,最終和他合作發明了電子音準儀。音準訓練儀的誕生使人們對于音準的高度有了直觀的概念,不僅適用于二胡,也適用于所有的弦鳴樂器,它讓琴童們至少減少了兩年的練習時間,因而,這項發明很快就被轉化為經濟成果,并跨過大洋熱銷歐美。
此后,陳興華堅持著書立說不停歇,2007年10月撰寫出版了《二胡快速入門通用教程》,2011年3月出版了《二胡演奏歌曲教程》。《二胡快速入門通用教程》很快成為二胡音樂考級的秘籍,出版8個月即獲重印。至此,一個僅在音樂學院呆過兩年的進修生,卻以厚實的二胡音樂理論,跨越式地躋身于二胡和弦樂教學理論家、教育家的行列。(商洛日報 文/圖 趙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