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魁工作照(馬中濤 攝)
國內外成功穿越被稱為“生命禁區”羅布泊和有“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者為數不少。但在無通訊、無導航、無后援的情況下,只身一人駕駛國產摩托車,在炎熱的6月成功穿越羅布泊,在最嚴寒的12月成功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者卻寥寥無幾,何丹魁毫無爭議地成為其中佼佼者,被摩托車探險界譽為“西部獨狼”。
然而,近幾年來,當年那個叱咤風云的旅游探險家、業界嘖嘖稱道的“西部獨狼”,卻漸漸地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殊不知,“西部獨狼”非但沒有沉寂,而是更加努力,在另一個天地默默地打拼著,終于在影視江湖創出了新天地,先后完成了17部碎戲的創作,被業內人士譽為名副其實的“陜南影視獨行俠”。
影視創作緣于旅游探險經歷
今年已45歲的何丹魁,是商州區水務局城關水管站一名普通職工。2001年6月,從小就喜歡旅游探險的何丹魁單人單騎,在無通訊、無導航、無后援的情況下,歷時7天6夜,橫穿了羅布泊700公里無人區,實現了紀念旅游探險家余純順遇難5周年和支持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心愿。其后,他一邊打工籌措經費,一邊流浪式地漫游,歷時9個多月,走完了全國除港澳臺之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訪問了26個少數民族,行程4.2萬公里。2003年12月,他在最寒冷的季節,成功穿越1500公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2009年5月,他第二次成功穿越羅布泊。三次新疆旅游探險經歷,使他的名氣大振,被人們稱為摩托車旅游探險界的“西部獨狼”。
何丹魁出名后,陜西電視臺《勇者無畏》欄目組準備給他做一期節目,電視臺要求必須有影像資料,但他探險時只有照片,卻沒有任何影像資料。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時,本來何丹魁帶著攝像機,結果機子壞了,沒有拍成。電視臺只好在《訴說》欄目根據他的敘述和照片,做了一期節目,本來要給中央電視臺選送,結果因為畫面單一、視頻資料太少只好作罷。這件事對何丹魁打擊很大,回到家里后,他從朋友處借了點錢,重新購置了一臺攝像機,經過刻苦鉆研,很快便掌握了攝像的技術要領。
為貼補家用給人拍婚禮錄像
多年在外奔波,何丹魁花去了所有積蓄,尤其是結婚生子買房后,生活的重擔壓在身上,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一次,有位朋友到何丹魁家里玩,見他家里生活困難,朋友便對他說,自己也會錄像,這幾年就是給人幫忙錄像,不但改變了家里的現狀,還在城里買了房子,他讓何丹魁不妨也試試,起碼多掙一點錢可以貼補家用。
也許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吧!朋友走后,何丹魁耳旁總是回味著朋友的話。隨后,在朋友的幫助下,何丹魁也慢慢開始學著給人拍攝婚禮錄像。多年的探險經歷,使得何丹魁養成了做事嚴謹的作風,拍婚禮錄像,他力求做到盡可能完美,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客戶,加之收費比其他人略低,很快就打開了局面,讓他拍婚禮錄像的人應接不暇。
何丹魁(右一)在拍攝碎戲
初拍碎戲一炮打響
何丹魁的性格很要強,整天給人拍婚禮錄像,他漸漸地厭煩起來,經常給人這樣拍婚禮,太沒意思了,照這樣下去,對自己業務水平提高也不快,他想尋找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