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學校門,盧建勛就碰到了負責押解與執行的“李團長”,此人恰巧是他在德化鄉工作時的“老鄰居”。簡單寒喧后,盧建勛試探著講出了自己的來意。
“你能保證這些人都是清清白白的良民?”
“我能。他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李團長您就是再借這些人兩個膽,他們也不敢通匪鬧革命。”友情此時起了不小作用,“李團長”開始慢慢相信他的保證。
見時機逐漸成熟,盧建勛趁熱打鐵:“李團長,有我保證,您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出了事,您就拿小弟算賬。”
“這樣吧,你先回去,讓我再想想。”“李團長”顯然已經被盧建勛的保證打動了。三天后,七人因查無證據被釋放回家。
盧建勛做夢都沒想到,這次善舉竟在日后成了自己的“護身符”。上世紀50年代,因歷史問題,盧建勛被劃為“右派”,并撤銷他在夜村完小擔任的校長一職。為表明自己長期以來的立場,盧建勛向組織匯報了解救游擊隊員的往事,可沒等事件落實,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便淹沒了盧建勛抗爭的“聲音”。
一等就是28年,等到事情澄清、政策落實之時,盧建勛已年過七旬。“說實話,我由衷地感謝黨和政府,雖然在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中我受過傷害,但這一切終歸平靜,如今黨和政府不但給了我清白,每月還能領到上千元的退休金,我老漢知足了。”
活過百歲 見證奧運
如今,盧家已是五世同堂的大家庭。聊天中,盧建勛還跟我提到了他兩歲的小玄孫———一個可愛小男孩。“你不知道,他有多可愛,活潑,手腳不停,滿地跑。”說起小玄孫,盧建勛滿臉堆笑,花白的山羊胡子翹得老高。
老人床邊的桌子上堆放著不少書,最起眼的是一只黑手柄的放大鏡和一本泛黃的小字典。盧建勛告訴我,除了去村里逛逛,曬曬太陽,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書,從書里他能找出很多樂趣,了解許多新鮮事物。因為記憶力退化,看書中間常會碰見不認識的字,這時桌上這本泛黃的小字典便派上了用場,查字典時放大鏡是必備的輔助工具。說到自己長壽的訣竅,盧建勛概括了九個字:“慢性子,多唱歌,少生氣。”他說,人生在世,誰都可能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只要你能想得開,就沒有闖不過去的火焰山。
在老人床榻邊,我發現了一件現代通訊工具———一只“諾基亞”手機。老人告訴我,這是大兒子怕他外出無法聯系,專意送的。“真的用不上!老二在家里給我們老兩口裝了固定電話,隔三差五地聽聽小輩們的聲音就行了,可老大非要買,說是聯系方便。其實我老漢心里明白得很,這是他們的一片心意,要讓我們也享受享受現代化的生活。”
目前,盧老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明年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他說,自己雖無緣親自去北京感受一番奧運盛況,但到時一定會堅持收看電視,給中國健兒加油喝彩。“能見證奧運,我真是同齡人當中的幸運兒。如今,我最大的希望活超百歲,再多享受幾年如今的幸福生活。”(文/圖 記者 陳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