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官網并有“查詢”功能
2008年4月,大學畢業的張某、劉某在南京開了家未注冊的網絡公司,生意一直不好。于是,兩人就商量著辦個類似教育機構的網站,然后借發布招生信息開展經營業務。
為使別人相信網站的權威性,兩人為網站起了個與官方網站很相似的名字——“江蘇教育信息網”,劉某找到同鄉孫某,花500元請其制作了一個“大學生畢業證書驗證查詢系統”。
2008年9月,隨著“江蘇教育信息網”建成,這個驗證查詢系統也就隨之開通。
此后,張、劉二人利用QQ群發布信息,宣傳“江蘇教育信息網”是權威網站,可以提供畢業證書信息上傳及驗證查詢服務。一些制販假證的人于是試著聯系他們,希望把一些假文憑的信息錄入到查詢系統里,張、劉二人開始承攬此業務并對外收費,每上傳一條信息收費200元。
隨著業務漸增,張、劉二人開始約定發展各自的下家,很快,下線范圍也由江蘇迅速擴展到了山東、陜西、安徽等其他省份。
制假形成“產業鏈”,假文憑身價倍增
由于該網站設計精心,網上排名很容易被搜索,來辦理假證信息上傳的人逐漸增多。至2009年10月,張、劉二人上傳了百余條畢業證書相關信息,牟利萬元左右。
一個普通的假文憑,就因穿上了能在“江蘇教育信息網”查詢認證的“外衣”而身價倍增。兩人所上傳的各類文憑證書,少則一證賣價千元,多則賣價達5萬元。
隨著張、劉二人業務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形成了一個從網站經營者到介紹人,再到販賣假證者、制作假證者的“產業鏈”。
南京市白下區檢察院主辦此案的檢察官成華介紹,案件中有過半的犯罪嫌疑人既不制作也不販賣假證,就是在制販假證的人與“江蘇教育信息網”之間牽線搭橋,從中收取介紹費;其中不乏層層介紹的情況,最多的環節中間人有五六個之多。一本在“江蘇教育信息網”上可以查詢的畢業證書,從200多元層層加價至千元甚至萬元。
家長舉報致東窗事發
2009年4月,一位大學畢業生家長到江蘇省教育廳反映,他為兒子報考研究生時被告知文憑是假的,但這文憑明明在“江蘇教育信息網”上能夠查得到。隨后,公安機關的介入,使這個制販假證的“利益鏈”走向覆滅。
成華介紹,本案許多購買假文憑的人雖然對證件真實性都心存懷疑,但一般都心存僥幸,認為有了查詢驗證功能更容易蒙混過關。
據悉,2001年12月,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網上查詢系統正式開通,曾經一度使假文憑無處藏身。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虛假教育網站魚目混珠,給不法分子以假亂真謀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機。
經檢方查明,本案中購買假文憑者有著不同的原因:有學生買假文憑想給家長個交待;有的則是家長糊涂親自所為代為購買,以便為子女求職就業欺騙用人單位;有的是為了任用提拔,因為單位只認證書,往往不會花精力核實……
要消除假文憑現象,不僅要靠公安機關有力打擊,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加大對文憑真實性的審核力度,使作假者無法蒙混過關,也顯得尤為必要。
鏈接
2001年12月19日,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網上查詢系統正式開通,畢業大學生的學歷證書信息可通過“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進行查詢。2004年,針對社會上出現眾多學歷查詢非法網站的情況,教育部重申,“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chsi)是教育部唯一指定發布學歷信息的網站。教育部同時歡迎社會各界對學歷查詢非法網站積極舉報,一經核實,教育部將予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