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李京華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31日宣布,從9月1日起,北京市將在部分法院全面試行民商事上訴案件遠程視頻庭審工作。這是北京法院為適應審判工作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的庭審方式創新。
此舉免除了家住北京市懷柔、密云、延慶等遠郊區縣的當事人到中級法院開庭的奔波之苦,減少了當事人的交通費用等訴訟開支,有利于中級法院方便快捷地處理上訴案件糾紛。
利用遠程視頻庭審方式審理案件,就是法院審判人員與當事人、訴訟參與人分別在異地審判法庭或遠程審理點,通過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建立的聲音、視頻圖像傳輸通道和終端設備等,同時同步完成接待當事人、開庭審理或開庭宣判等審理活動。
使用遠程視頻庭審方式異地審案,法官和當事人可以就近選擇視頻法庭,實現在電子屏幕上面對面地對話和交流,案件審理過程、證據演示及文書打印與一般的審理程序完全相同,其法律效力與一般審理方式相同。當事人的所有訴訟權利受到完整的保護,審判人員的審判、調解、釋法釋明、判后答疑等工作與一般審判方式要求相同,進行庭審活動也要符合程序法開庭規則的規定及法院的各項規章制度。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住所地在已經建立遠程庭審系統的法院范圍內,可在一審案件申請立案或二審案件提起上訴時,申請采取遠程庭審的方式進行審理。公開開庭的案件,公眾既可以在法庭內旁聽,也可以在遠程視頻審理點旁聽。
據悉,今年6月到7月份,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和距離市區約60公里的懷柔區法院進行了“遠程視頻庭審”初期試點運行。在已審理的8起民事上訴案件中,參加庭審的當事人、委托代理人及證人合計32名。如果案件在中級法院審理,每名當事人將至少增加4小時的在途時間,通過“遠程庭審”,合計節約了當事人128小時的時間消耗。
北京市高級法院此次確定的試行范圍為民商事上訴案件,具體涉及法院為北京市一中院及其轄區內的門頭溝區法院、延慶縣法院;北京市二中院及其轄區內的懷柔區法院、平谷區法院和密云縣法院。北京市高級法院副院長賀榮表示,待條件成熟時,遠程視頻庭審將會在北京全市范圍和其他審判領域進行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