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白水蘋果產業發展綜述
白水,陜西渭南唯一山區縣,因倉頡造字、雷公造碗、蔡倫造紙、杜康造酒而聞名省內外,故有四圣故里之稱。近年來,在白水縣委、縣政府的科學決策和大力扶持下,白水蘋果成為該縣又一張名片,且迅速聲名鵲起。
白水縣地處關中平原與陜北高原過渡地帶,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世界優質蘋果生產地。白水種植蘋果的歷史可追溯至漢唐時期,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蘋果產業,使蘋果迅速成為白水經濟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的資源型綠色產業。
縣委書記葉珺、縣長劉振強與專家共商白水蘋果產業發展
“一心一意抓蘋果,使蘋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而黨委和政府的主要責任之一,就是為農民種好蘋果、發展蘋果產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政策支持。”縣委書記葉珺擲地有聲。
“政府牽頭,品牌先行。不斷提升白水蘋果的品牌影響力,讓品牌拉動和規范產業發展,加快現代果業步伐,是我們壯大農村經濟的主導線。”縣長劉振強指出。
中國有機蘋果第一縣;中國蘋果二十強縣;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中國蘋果無公害科技示范縣;國家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范縣……近年來,白水蘋果榮獲的一系列榮譽是對白水蘋果人最好的褒獎。
蘋果種植
歷經兩次產業革命
白水縣林皋鎮可仙村果農曹謝虎靠種植蘋果走入了美國哈佛大學講堂。如今的他注冊了自己的果業專業合作社,修建了自己的果庫,且身兼數職,既是果農、合作社理事長,又是技術員和果品經紀人。
起初,曹謝虎也奉行果樹多就產量高,產量高就效益高。可出現的蘋果賣難、自然災害以及種植經驗的匱乏令他不知所措。
2006年至2008年,是白水蘋果第一次產業革命的關鍵期。經白水縣委、縣政府積極爭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白水縣人民政府聯合實施了白水蘋果產業化科技示范與科技入戶工程。和其他果農一樣,曹謝虎成了受益者。他回憶,入住他家的杜志輝教授教他防治果樹病蟲害,教他“大改型、強拉枝、減密度、有機肥”四大果樹種植技術。
可針對杜志輝教授提出的間伐果樹以保證通風采光,從而提升果品優質率的舉措,曹謝虎最開始很不情愿,畢竟“多樹多果多收益”的觀念已根深蒂固。或許是礙于情面,曹謝虎將自己6畝果園其中的1畝實施了間伐,并按教授所講,進行垂枝修剪、均衡施肥和物理生物法防病治病。當年,效果即現,間伐后的果園試驗田,不僅產量未受影響,反而蘋果個頭更大,色澤更好,優果率更高。曹謝虎笑了,甚至是瘋狂。當年,他對剩余的5畝果園全部實施了間伐。
白水縣雷牙鎮小洼底村果農孫富民同樣也是第一次產業革命的見證者。他說:“那幾年,是白水蘋果飛速發展的關鍵期。”
2008年7月,白水縣委、縣政府適時提出了“打造中國有機蘋果第一縣”的目標。同年,國家現代農業支持蘋果產業發展項目落戶白水。這為白水蘋果的第二次產業革命提供了根基。
為促進白水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白水縣委、縣政府作出了《關于大力發展20萬畝矮化蘋果新優品系示范基地建設的決定》
“相較于喬化園,矮化園更有優勢。種植密度大,管理起來省工省時,技術簡約,產品更優質。”孫富民說。
白水果業局局長王楊軍介紹,根據縣委、縣政府總體要求,今年,局里提早謀劃,推進土地流轉,加快集約化栽培,企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運行,注重示范帶動,提前組織苗木生產,落實栽植面積,出臺苗木補貼辦法,組織技術干部包鎮抓點,宣傳動員,培訓指導。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矮化園12萬余畝。
白水蘋果的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科技創新的過程。“8年來,試驗站的專家教授們給白水最大的成績是培養了一批懂得國際上蘋果先進生產國家的現代果業發展理念的干部和技術隊伍,并和政府、果農一起建立了一個高效的技術服務機制。”王楊軍深情地說。
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教授之外,白水縣還注重打造自己的專業技術員團隊。根據總體規劃,白水縣果業局實施了“1355”計劃,即:一名專家帶3名縣級技術員,每名縣級技術干部帶動5名村級果業技術義務示范推廣員,每名村級推廣員傳幫帶5名果農技術員,一步一步,扎扎實實把務果技術落實到戶。設立了果業局、園藝站、蘋果研究所10余個行政和技術服務機構,鄉鎮建立了副科級建制的蘋果產業服務站,每個行政村選定了一名農民果業技術示范推廣員,初步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果業技術推廣和服務網絡,有力提升了全縣果農的科學務果水平。
“1355”計劃之外,2013年12月,白水蘋果地方標準綜合體經省級評審正式頒布,標志白水蘋果標準化進程邁出了重要一步。白水果業局結合實際,大力推廣普及“旱作栽培、人工授粉、兩病綜防、有機肥”四項關鍵新技術,推廣果園機械化耕作,實施沼氣池建設,扶持發展畜牧養殖業,加快推進現代果業標準化建設步伐,實施以間伐為核心的老園技術改造,以“脫枝”為核心的矮化幼園管理,促進基地轉型升級。
標準化有機蘋果示范園
每一次產業革命均離不開項目支撐。今年上半年,白水縣矮化蘋果新優品系示范基地建設項目于4月底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累計完成投資2100萬元;財政支持現代果業發展項目完成投資8366萬元,其中爭取上級財政資金1000萬元,整合農業、果業、畜牧、農機等涉農部門資金4480萬元,引導企業、果農自籌資金2800萬元。目前,項目區完成新建園栽植3700畝,建設防雹網1080畝,實施秸稈覆蓋2萬畝,果園機械化率達到70%以上。
白水蘋果的產業革命正在升級,目前,已初具成效。據統計,白水蘋果栽植總面積達到55萬畝,其中掛果面積45萬畝,全縣蘋果基地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36萬畝,有機食品認證6萬畝,良好農業規范認證11000畝,果品優果率連續多年穩定在85%以上。近兩年,鼓勵支持涉果企業、果業專業合作社實施土地流轉,全縣發展50畝以上家庭農場式栽植戶237戶,100畝以上連片經營戶26戶,蘋果經營模式創新取得了新成效。
蘋果營銷
品牌、倉儲、出口、深加工
“信息閉塞、不了解市場,優果賤賣的現象在以前經常出現。”曹謝虎說,“記得是2006年,我的6畝優質果全部賣給了一個四川客商。誰知道,他買走之后,直接存進了蒲城縣的一個冷庫,然后裝箱賣,收益頗豐。”說這番話時,曹謝虎顯得很懊喪。
自那以后,曹謝虎改變了觀念,他把種植出來的優質果找冷庫儲存起來,然后裝箱賣,后來又自建冷庫,并按照蘋果品質進行分類,上高檔禮盒。“如今,白水蘋果不愁賣,因為有品牌效應,我曾經6畝果園賣了20多萬元。”
果農們接受記者采訪時,多次提到了白水縣縣委、縣政府實施的明星代言營銷策略。
2011年,白水聘請影星許晴為白水蘋果形象代言人,其代言的白水蘋果形象廣告在央視及全國知名衛視、全國主要高速公路、主銷區城市公共汽車車體、車站和機場LED大屏幕上陸續推出。
“明星效應是巨大的,白水蘋果已經廣為人知,價格逐年上升,蘋果更是供不應求,當然,我們的荷包也更鼓了。”孫富民說。
除明星代言外,白水縣委、縣政府創新營銷模式,取消延續多年在當地舉辦的蘋果節,認真調研,提出把白水蘋果文化向銷區市場滲透。提出在全國開展企業參與,一年兩城市,一市一方案,循環往復,注重實效的營銷策略,大力宣傳推介白水蘋果;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果業局負責同志前往廣東、上海、福建等地舉行白水蘋果推介會,實施企業對接、企超對接、農超對接,讓白水蘋果直接進入超市銷售;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全國一、二線城市建立白水蘋果品牌形象店,截至目前,共建設直營店33家,標志著白水蘋果向高端市場邁出實質性步伐。
隨著網絡的廣泛應用,白水蘋果網上交易已成時興,當下,已成為白水果農銷售的主要渠道之一。白水果業局適時在其官網白水蘋果網上設置供求信息、價格行情及銷售窗口專欄,為果農提供便捷服務。
白水縣委、縣政府正確的蘋果營銷策略輻射帶動了旅游、運輸、倉儲、餐飲等二、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如今的白水,蘋果產業水平位居全省第一,蘋果科技園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蓬勃發展。截至目前,全縣果品冷儲能力達40萬噸,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營銷鮮果能力200萬噸。全縣共有規模以上涉果企業96家,合作社168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兩個,省級龍頭企業13家,市級龍頭企業14家,居全省之首,白水已成陜西蘋果營銷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得益于白水蘋果的品牌效應,如今的白水蘋果已不再僅僅滿足于國內市場,23家具有獨立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已將白水蘋果遠銷至東南亞、法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15萬噸,真正走向了國際化。
白水縣委、縣政府還注重發展蘋果深加工。白水興華果蔬公司投資2000余萬元,年產300噸的果品深加工廠為白水果農銷售次果解決了難題。果香情果醋風靡市場。
位于白水蘋果科技產業園區,設計年加工35萬噸蘋果,生產5萬噸濃縮汁的安德利果蔬汁公司成為白水縣的納稅大戶。
展望未來
一心、一軸、三區、六園新格局
白水蘋果在探索和實踐中發展,如今的白水蘋果雖已蜚聲海內外,可白水縣委、縣政府探索和發展白水蘋果的腳步并未停歇。
先是共用白水蘋果商標。經白水縣委、縣政府同意,在白水縣果業局干部的幫助下,白水蘋果產業聯合會成立。全縣各涉果企業、果業專業合作社、社會團體、營銷大戶、果品經紀人等涉果單位或個人,只要自愿提出入會申請,經白水蘋果產業聯合會理事會審核同意,即可成為正式會員。隨后,只要會員提出使用白水蘋果公用品牌標識申請,且經審查同意即可依據規定免費領取“白水蘋果”公用品牌箱標、果標標識,但標識使用者必須維護“白水蘋果”品牌的質量和市場聲譽,自覺接受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更大的舉措在于白水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總體規劃,7月25日,《白水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總體規劃》在西安通過專家組評審。
《規劃》目標為,在2014年到2020年期間,白水縣要以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型現代蘋果產業為目標,以發展優質中晚熟鮮食蘋果和適度加大中早熟比例與加工品種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按照“加大投入為引導,穩定面積為基礎,提質增效為目的,優化布局為引領,調整結構為推手,標準化生產為方向,現代園區為載體,高端儲藏為承接,精深加工為提升,冷鏈物流為支撐,防災體系為保障”的基本路徑,總體形成集生產、示范、高效、生態、休閑于一體的“一心、一軸、三區、六園”的現代蘋果產業發展新格局。
結束語:過去30年,白水蘋果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靠科學技術創造了輝煌成就,從寂寂無聞到享譽國內外,加冕了一個又一個桂冠。如今,新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我們有理由相信,白水蘋果人將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依據規劃引領、項目推動、體制優化和機制創新,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的“世界級優質蘋果產業基地中心縣”和“高端蘋果出口基地縣”的目標定能實現。(記者 陳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