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往往會有一種錯誤心理,那就是我規規矩矩開車,誰要是與我搶道頂多讓你一把輪,讓路不讓速是常有的事。覺得自己有理,憑什么給你讓路還讓速?其實,這種心理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得理讓人不開斗氣車,發現情況及時減速、安全避讓,才是每一名汽車駕駛員應有的素質。
九、眼睛耳鼻并用
開車除了手腳配合之外,同時還要用好眼睛、耳朵和鼻子,因為這同樣是確保行車安全的重要因素。
行駛的方向及路線是否正確?提前看路標以便采取并線及轉向措施。看路面有無異物(包括動物),路面是否平坦,提前減速避讓或繞行,不能想當然。不僅是看前方的車輛,最關鍵的是要隨時掌握前后左右車輛的動態,分析車輛下一步可能做出的動作。隨時觀察車下,經常打開機器蓋,認真查看有無漏油、漏水、漏氣的現象。
熟悉發動機啟動后的正常聲音,行駛中車輛的正常聲音。有時油門踩下去發動機的轉速卻上不來(這時不是看發動機轉速表,而是通過聽發動機的聲音來判斷發動機的轉速),說明油門踩得太急,腳下“留情”發動機的轉速反而會提高。最重要的是能夠辨別什么是不正常的聲音,這對提前發現情況,避免或減少損失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聽到剎車系統有異響,消聲器聲音不對等都要先進行自檢,必要時去修理廠檢查,通過檢查才能夠確定真正的原因,及時排除故障。
在行使中及時發現不正常的氣味,對減少車輛的損失是至關重要的。有些車輛在行駛中發生自燃,自燃無非是漏油、漏火(電路接觸不實)造成的,這與平時不注意保養檢查固然有關系,但鼻子不好使也是難逃其責,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聞到不正常的氣味,及時采取措施,很多問題就能夠消滅在萌芽之中。一切不正常的氣味都應該引起重視,必須查找原因或送修理廠檢修。
十、合理控制車速
汽車掌握在駕駛員的手中,能夠合理控制好車速是確保行車安全的法寶。有的駕駛員就掌握不好車速,應該慢時慢不下來,應該快時又快不起來。其實行車的經驗都在這應該里,什么是應該還要在實踐中慢慢地去積累,比如視線不好、情況復雜時要及時將車速降下來,反之,在交通限速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將車速提起來。
在路上有時會遇到幾條車道的車齊頭并進,而且與前方的車已經拉開了很遠的距離,使后面的車無法超越,好像有意與后面的車過不去,其實,一般只是巧合,關鍵是駕駛員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在行駛中出現齊頭并進的情況時,應該盡量用車速來改變它,防止阻礙后面想超越的車輛。
總之,以上內容是我近40年安全行車經驗的積累,“十全大補”如果能對汽車駕駛員有所幫助,那將是我莫大的榮幸,因為你、我、他的安全是相連的,只有全社會都增強了安全意識,我們才能擁有真正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