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以意大利太陽道高速公路為代表在服務區、停車場都設有急救站,高速公路兩側與緊急電話一樣設有緊急通報裝置。
第二種,以日本道路公團為代表,在管理中心設立急救車,消防車晝夜待命,道路部門自行處理。
第三種,其余大部分國家如美、法、德等國在管理中心設置急救中心,接到緊急電話的事故報告后,立即向最近的急救站發出指令出動救護車,或派直升飛機搶救。救護車通過無線電話與急救站、醫院取得聯系。 具體的組織形式,應因地制宜。下面介紹幾種國外組織形式:
1、美國芝加哥地區緊急交通巡邏車系統. 伊利諾斯運輸部署(IDOT)通信中心作巡邏的協調單位,它處理全部發來的事故報告,通過各個巡邏車的無線電頻道,指揮最近的巡邏組去出事地點。通訊中心與芝加哥市警察局、消防部、交通工程中心、伊利諾收費道路委員會保持無線電直通電話聯系。 巡邏車管理交通事故,其已成為對付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一種國際方式。巡邏車的主要任務是清除事故車輛、損壞物及碎片,保持車道暢通。
2、美國洛杉磯區高速公路監視和控制工程(LAAFSCP)。 該系統是較完善的系統。它的特點是一個多種項目的事故管理隊伍,包括道路巡邏(即警察)、維護和交通工程,控制中心配有3個人,利用接收的事故檢測情報及各種通信設備安排必要的排除事故的措施。當通過電子監視系統檢測到一個事故時,就派出配有閉路電視攝像機的巡邏直升飛機和牽引車到出事地點去檢查發生的事故,在確定發生了事故之后,控制中心的人員就可以根據電子監視數據和直升飛機閉路電視的圖像決定事故的性質和范圍。然后通過鑒別各種要求,控制中心人員就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如:
(1)為各種事故派警察、消防車及救護車;
(2)為破壞的道路和損壞的公路設施提供維修設備;
(3)為損壞的和不能開動的車輛提供牽引車輛;
(4)通過可變情報標志和商用無線電廣播向駕駛員提供交通情報;
(5)改變事故地點上游入口匝道的調節率。
3、交通控制中心協調處理事故系統。 該系統利用各種監視技術的組合檢測事故。這些技術包括:
(1)電子監視; (2)閉路電視; (3)緊急電話; (4)巡邏車。
由中心控制室操作員檢查這些監視情報。當檢測到事故時,操作員根據確定的標準判斷事故的情況,并決定適當的措施。這些措施有:
(1)指派緊急服務;
(2)通過可變情報標志,商業無線電廣播以及事先為電話請求系統錄制的信息為駕駛員提供情報;
(3)改變控制方法。
(四)建立適合我國情況的高速公路緊急救援系統。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高速公路緊急救援系統,特別是高速公路遠離城市,更增加了利用城市醫療、急救、消防和環衛系統救援的難度。因此,應研究適合于我國國情的高速公路緊急救援系統。 我國高速公路緊急救援體制應以法律的方式予以確定,在強調一體化管理制度的原則下,盡可能發揮各有關部門的優勢和能力,達到步調一致,行動迅速從而保障緊急救援系統的有效運轉。擁有許多機構默契配合的管理隊伍,其中包括高速公路管理局、公路經營者、交通警察、醫療、消防、救援組織、保險公司理賠和社會福利機構等。體制一經確定,高速公路監控中心可以依現有的消防、醫療急救等部門為基礎,形成全天候運轉的緊急救援實體,配備訓練有素的救援人員和必要的設備、車輛等,并制定出總體的具體救援和組織實施方案。 緊急救援系統內各個方面的協調努力是圓滿處理各種事故的基本條件。在監控中心,控制決策者與交警緊密配合,協調工作,獲得事故信息后,雙方立即互通情報,統一指揮,緊急救援隊伍,按指令迅速抵達事故現場并及時針對有關信息反饋給監控中心,并對現場實行必要的交通管制。監控中心根據反饋信息立即改變管理方案并向有關駕駛員提供有關交通事故的情報,事故勘察處理完畢后,迅速解除緊急狀況下的交通管制,恢復正常交通。采用此種救援體制,使有關各方職責分明,管理統一,能滿足我國當前高速公路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