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高擋位小油門比較省油 這種做法讓發動機易發生爆震,燃油爆發的力量不能完全做功,造成早期磨損反而耗油會有增高的可能。最佳的方式是在最大扭矩轉速偏低的區域工作可能得到最大的動力和最好的節油效果。
7、汽車無須啟動預熱 汽車啟動前預熱,能使機械部件得到較好潤滑,減少摩擦,延長使用壽命。預熱時間建議5—8秒,冬季時為1分鐘,能使潤滑油到達所需潤滑部位即可。
8、雨天行車突然放松油門
雨天中路面較滑,若駕車制動運用不當會產生側滑。當汽車高速行駛中突然放松油門,發動機會突然減速,使車輪與地面之間產生了瞬間制動。因而產生側滑。而猛加油門與之相反,同樣會產生側滑。因此減速時放松油門應緩和,加速時也應該穩住油門緩緩加油,低速行駛。
9、行駛中連續急加速 有些駕駛員喜歡在發動機負荷狀態下連續急速加油,這種做法極易導致以下不良后果: 1.易燒蝕白金造成發動機工作不良。 2.易打壞正時齒輪,造成發動機無法工作。采用連續急加速的做法,將使正時齒輪與嚙合之間的嚙合力隨之驟變,極易使正時齒輪的輪齒打壞,導致配氣機構、汽油泵等無法工作。
10、踩離合器調整車速 有些駕駛員在上坡路段遇有情況時通過踩離合器來減速,有些駕駛員在轉彎過程中踩下離合器來加速。前者容易引起離合器過早損壞,甚至車輛倒溜,后者極易損壞傳動元件。
11、習慣把右手放在變速桿上 當車輛行駛到交通條件差、需頻繁換擋的道路上時,有些駕駛員就會習慣地把右手放在變速桿上。這樣不僅不利于安全駕駛,而且還會因手上的壓力使得換擋叉過早磨損。
12、汽車高擋位下強行爬坡 有些駕駛員駕車時,在高擋位爬坡,雖感覺動力不足,但還是不愿減擋,試圖用加大油門的方法沖過坡道。這樣做將造成許多危害:①節氣門開度大,進入氣缸的混合氣量多,造成爆燃的條件,因此這時候往往可以聽到發動機發出的金屬敲擊聲;②因爬坡時車輛行駛阻力大,發動機轉速低,燃燒室內混合氣擾動小,氣缸內火焰傳播速度較慢,使可燃混合氣自動爆燃;③會使發動機曲軸軸瓦負荷過大和曲軸扭矩過大,導致燒瓦甚至曲軸折斷等惡性事故發生,因此爬坡時一定要注意車速與變速器擋位的正確配合,及時減擋,以免造成機件損壞。
13、自動變速器車輛高速行駛或下坡時,把換擋桿撥在N擋位滑行 為了節油,有些駕駛員在高速行駛或下坡時,將換擋桿撥到N擋滑行,這很可能燒壞變速器。因為,此時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很高,而發動機怠速運轉,變速器油泵供油不足,潤滑狀況變差。而且對變速器內部的多片離合器來講,雖然動力已經切斷,但其被動片在車輪帶動下高速轉動,發動機驅動的主動片轉速很低,兩者間隙又很小,容易引起共振和打滑現象,產生不良后果。當下長坡確需滑行時,可將換檔桿保持在D擋滑行,但不可使發動機熄火。
14、小型汽車緊急制動時使用手制動 有些小型汽車的駕駛員在緊急制動時,往往沿用駕駛大型車輛的傳統做法,即腳制動、手制動雙管齊下,認為這樣可以縮短制動距離,其實不然,因為,小型車的手制動器一般來說都是機械的,作用于后輪制動片上,因此可以說只是腳制動的一個附屬部分(而大型汽車則往往是單獨的手制動裝置),只是在停車時及坡道起步時起到防溜滑的作用,它的制動力量遠遠小于腳制動器,制動的時間也慢于腳制動的液壓傳動。所以汽車緊急制動時使用手制動器絲毫不能增加制動的力量和加快制動的時間,相應的也就不能起到縮短距離的效果。
15、用手制動或緊急制動防止側滑 當汽車發生側滑時,有些駕駛員往往使用緊急制動,認為這樣可使汽車迅速停住,車一旦停下,側滑當然也消除了。殊不知,這樣做會適得其反,因為汽車出現側滑,說明輪胎和路面的附著力不足,再用緊急制動將加劇車輪抱死滑移。此時,縱橫向附著系數會進一步下降,地面不僅不可能提供足夠的制動力使行駛的汽車停下來,在橫向力作用下,反而加劇了側滑。如果單獨使用手制動,恰恰形成了后輪抱死滑移產生側滑的條件,所以單純使用手制動來防止側滑的做法也是事與愿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