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奢華硬件帶來享受 擔心會不會修車時找補
消費者李先生來到一家新開業不久的豪華進口車4S店,想購買一輛進口SUV,猶如5星級酒店一般的環境讓他感到愜意,買豪華進口車就是能得到更好的服務,但這么好的硬件條件,最后還得由我們車主來埋單啊,這樣買車便宜、修車是不是貴啊!”
(記者王曉坤)
●記者手記●
進口車斷裂利益鏈背后存高風險 品牌管理辦法修改需約束總代理
進口車利益鏈的斷裂說明品牌管理辦法到了需要修訂之際,需要適當約束、限制進口車總代理也就是進口車廠家的權利過剩。在這個斷裂的利益鏈中,進口車廠家實際是在用大量中國投資人的資金、中國大量的土地,實現自己的高利潤、高市場占有率,把這些利潤輸送回自己的總部,彌補金融危機造成的歐美市場的下滑。
進口車廠家的做法目前并不違法,或者相關政府部門還沒有對其價格壟斷是否成立給出結論。但是,進口車廠家只顧自己賺錢,卻對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有些漠視,這造成了進口車利益鏈的斷裂。
進口車廠家總是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重視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利益,但實際執行起來卻大打折扣。去年奔馳S級出現了超過40萬元的促銷,今年寶馬7系出現了78折優惠,這背后是廠家極力追求高增長后對經銷商利益的漠視!如今的進口車市場只有路虎攬勝、寶馬×3等少數車型能夠有銷售利潤,賠錢賣車讓進口車商家苦不堪言,一些投資巨大新開業沒有售后服務量的進口車4S店更是度日如年。
因為中國市場目前還在增長,很多中國的經銷商投資人還愿意拿著自己或者借著銀行的資金陪廠家“玩”,如果廠家賺得盆滿缽滿,而商家長期、大面積的虧損不解決,那么進口車經銷商大面積關門指d可待。那時會造成巨大的土地、資金、物料的浪費,甚至會波及銀行的資金安全。
似乎賣車賠錢讓消費者受益,但別忘了進口車指導價本來就高。消費者一方面為高昂的進口車價格埋單,為廠家貢獻利潤;一方面,又不得不受用一些品牌高昂的維修費用,一些商家賣車賠錢多、售后來找補。
這個斷裂的利益鏈需用多種黏合劑來鏈接,比如需要廠家更加嚴謹的市場判斷、更加務實的商務政策、更具性價比的產品;需要商家更加理性的投資、對不切實際的銷售計劃說“不”;需要消費者更加理性的消費觀念,不能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斷裂的利益鏈更需要新的品牌管理辦法來黏合,或許這一天已經不遠。
(文/記者王曉坤)
鏈接一:進口市場價的計算方法
一輛進口車的市場定價一般是如何計算的呢?下面這些公式可以幫您理解下。
市場定價=含稅總價+經銷商利潤(一般為廠家指導價的6%-10%)+廠家運營成本(包括研發費用、物流倉儲、人員開支、廣告營銷、多種培訓等支出)+廠家凈利潤(單一國家或地區市場的利潤率一般不公開)
讓我們再來看看含稅總價是如何計算的吧。
含稅總價=到岸價格+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其中,關稅=到岸價格×25%;
消費稅=(到岸價格+關稅)/(1-消費稅率)×消費稅稅率;增值稅=(到岸價格+關稅+消費稅)×17%。
其中,消費稅稅率與排量有關系,比如2.0升以上至2.5升(含)消費稅稅率為9%;2.5升以上至3.0升(含)消費稅稅率為12%;3.0升以上至4.0升(含)消費稅稅率為25%;4.0升以上稅率為40%。另外,我們國家規定,進口車關稅稅率為25%,增值稅稅率為17%。
文/李宇杰
鏈接二:四大因素推高中國進口車價格
目前,有三大因素讓中國市場進口車特別是進口大排量豪車比歐美市場高出很多,其中有政策規定導致的,比如稅費;也有人為因素造成的,比如還有一些中國消費者為了面子,喜歡大排量豪華SUV、喜歡頂級配置;也有進口車廠家追求高利潤的原因,比如希望在不斷增長的中國市場拿到高利潤,進而補貼高昂的研發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