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一汽已嗅到公車采購政策風向即將大變的信號。 2012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發布《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顯示,政府公務車的“選用車型”皆為清一色國產車。這意味著,隨著新一輪“史上最強”公車改革拉開序幕,以大眾、奧迪和豐田為首的合資品牌車型首次被徹底排除出公車序列。
盡管工信部官員在隨后回答媒體提問時一再澄清,《目錄》劃定的范圍只是“雙18”標準(排量不超過1.8升售價不超過18萬元)內的一般公務用車,領導干部適用的“高端公務用車”并不在《目錄》劃定的范圍內。但實際上,無論是在中央政府還是在地方政府層面,似乎都已意會了民間領導干部用車也“優先考慮國產品牌”的暗示。
“如果說公務車換成紅旗的范圍再繼續擴大,我們公司以及集團所有的公司都會購買紅旗車,因為我們經常有接待政府官員的需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企內部人士告訴《了望東方周刊》。
最好的時機
考慮到可能引起外資品牌的強力反彈,工信部以“征求意見稿”形式發布的《目錄》最終并未落地。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自主品牌優先占領公務車市場已成既定事實。而紅旗品牌在官車市場的“上位”,也正是借了這樣一股政策“東風”。隨后,在中央各大部委、中直機關、央企和各地省部級官員中,采購紅旗轎車作“領導干部用車”蔚然成風。
這樣的“天時”,是紅旗品牌在前兩次復出經歷中從未有過的,也是一汽集團高層篤定紅旗將在新一輪復興大計中最終勝出的最大籌碼。
一汽集團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5月底紅旗H7正式面向私人消費市場發售前,紅旗H7交付“官車”訂單累積已超千輛。
對于一汽而言,這是個令人振奮的開始,因為紅旗收復“官車”失地之時,正是紅旗醞釀大舉進入私人消費市場的絕佳機會。目前,紅旗正通過首批設在全國9大一線城市的“紅館”,招募更多私人消費者。 由于政府層面和媒體輿論力挺,紅旗轎車在“官車”市場正高歌猛進。
而在私人消費市場,紅旗“官車效應”正在發酵:在北京,紅旗選擇在寸土寸金的“金寶街”開了京津冀的首家“紅館”,在試營業的第一個月就接到80~100個私人訂單;而在山東濟南,“紅館”試營業9天里就賣出了20輛紅旗H7。售價29.98萬~47.98萬元的紅旗H7轎車,走的是比奧迪配置更高但售價略低的差異化路線,加上紅旗大打歷史牌、政治牌和感情牌,足以俘獲那部分“愛國”的高檔車消費者。
一汽轎車官方發布的數據是,截至2013年7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紅旗H7上市首月就接到了250個私人訂單,實際轎車150臺。對于全國僅有9家“紅館”作為經銷渠道的紅旗品牌而言,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一汽紅旗事業部部長郭世君認為,這次紅旗品牌復興的路徑是直接從C級車往上走,覆蓋C級車、D級車和E級車。目前紅旗有兩個平臺:H平臺和L平臺。H平臺生產的C級車包括已經上市的紅旗H7,L平臺生產D級車和E級車。
“L平臺里還有兩個整車平臺,一個是成長型平臺,一個是非成長平(微博)臺。這三個平臺會衍生出很多車陸續地投放市場。”郭世君說。
紅旗當年為何被停產
從時間上看,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跨度讓紅旗成為比豐田雷克薩斯更具歷史積淀的高檔車品牌。不過,與僅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誕生,僅用不到30年就在全球市場實現年銷量40多萬輛、并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叫板奔馳寶馬和奧迪的雷克薩斯而言,紅旗可謂命運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