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000625.SH)實現銷售收入196.1億元,同比下滑14.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47.8%至9億元左右,折合每股收益0.19元,其中一、二、三季度每股收益分別為0.15元、0.07元和-0.03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42億元……
隨著長安汽車三季報的披露,“長安汽車3個月虧損1.42億元”的消息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指出,以上的這幾組數字足以令上任僅僅4個月的鄒文超倍感責任重大。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長安汽車共銷售汽車33.19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87%,其中微車銷量約為10.77萬輛。前三季度,公司共銷售汽車125.72萬輛,同比下降6.02%,微車售出46.96萬輛,同比下降24.95%。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96.07億元,同比下降14.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98億元,同比減少47.79%。一到三季度,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呈現了大幅度的遞減趨勢。另外,第三季度長安的投資收益也出現了下降,1.8億元的數字較去年同期下降58.62%。
“用今年的業績與去年作比較在某種程度上講是不合理的。”中信證券分析師表示。2010年,長安汽車的主力微車車型的銷量,受“汽車下鄉”、“購置稅減征”等優惠政策的影響創下不俗成績,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理解為市場的透支消費行為,許多還在猶豫中的消費者選擇在2010年提前購車。
而上述分析師說,2011年車市整體表現不佳,相關優惠政策的退出,使得微車市場的下滑更為明顯,對于以微車板塊作為盈利主業的長安汽車而言,看似洪水猛獸般的虧損數字仍在情理之中。分析師提醒,長安汽車旗下合資公司銷售業績的“不給力”也是促成公司三季度業績下滑的重要因素。
據悉,三季度長安旗下合資公司收益1.8億元,同比和環比分別下滑了58.6%和64.8%。銷量方面,三季度除了長安鈴木同比增長19.2%外,長安福特馬自達(下稱“長福馬”)等合資公司銷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對此,中銀國際證券研究員王玉笙指出,合資公司業績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長福馬銷量環比下滑,且相應政府補貼當季未能計入,導致盈利波動,預計第四季度這方面的情況會有所好轉。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重慶的龍頭企業,長安汽車的發展也備受政府的關注。本季度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9064萬元,主要為收到江北區財政局新產品補貼3940萬元和墊江縣財務局汽車試驗場補貼4489萬元。(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