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三大車企豐田、本田和日產近日公布的2011財年一季度(4月至6月)財報顯示,日本“3·11”大地震導致的供應鏈斷裂嚴重影響當季公司盈利狀況。不過,鑒于供應鏈恢復情況好于預期,三大車企同時上調了全年的汽車銷量預期。
另據韓國汽車研究所8月8日公布的統計數據,由于大地震導致日系車企零部件供應短缺,產銷量出現大幅度下滑,在今年上半年,美國車企通用以464萬輛的銷量奪得全球銷售榜榜主地位,而德國大眾和日本日產分列第二和第三位,豐田和本田則滑落至第四和第八位。
供應鏈修復好于預期
作為日系車企進入供應鏈修復的第一個財季,豐田、本田和日產的業績報告成為了日本汽車業乃至出口企業的盈利“風向標”。從已公布的數據看,豐田在今年4-6月的全球汽車銷售量為122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約三分之一,當季營業虧損近1080億日元(約14億美元),凈利潤同比減少99.4%至11.6億美元。
相較而言,本田和日產的財報要好看一些。其中,本田今年上半年的全球汽車產量累計為130.27萬輛,同比下跌了27.7%,而今年二季度營業利潤同比下滑了90%至226億日元,但并沒有出現市場預期的虧損狀況。日產的業績則讓人感到“驚喜”,其在今年二季度實現營業利潤1503.7億日元,同比僅減少10%左右,凈利潤為850億日元,同比減少約20%,營業收入則同比增加1.6%至2.08萬億日元。
而由于三大車企供應鏈修復好于預期,豐田、本田和日產均宣布將能提前恢復產能至地震前的正常水平,三大車企還在此次財報中上調了全年汽車產銷量預期。其中,豐田將本財年(截至明年3月底)的全球汽車產量目標提高至772萬輛,高于公司在5月份提出的739萬輛。豐田還將全年的凈利潤預期由2800億日元大幅提高至3900億日元,營業利潤上調近一半至4500億日元。
本田將本財年全球汽車總銷量預期由今年6月份提出的330萬輛調高至343.5萬輛,接近去年的351.2萬輛的水平,并預計年度營業收入將達8.7萬億日元,僅較去年同期下降3%。日產則將本財年的全球汽車銷售目標提高至460萬輛,同比提高約10%。
全球車企重新洗牌
韓國汽車研究所公布的《上半年全球汽車市場動向》報告顯示,盡管日本供應鏈斷裂一度削弱全球車企的產銷量預期,但新興市場需求的強勁增長和美國汽車市場的好轉,仍使今年上半年的全球汽車銷量同比增加5.8%,達3671萬輛。另外,原先豐田和通用交替爭坐銷量榜第一的格局已經被徹底打破。
上半年,通用的全球汽車銷量同比增加了11.7%至464萬輛,比老對手豐田領先了130萬輛,同時也高于第二位大眾的413萬輛。分析人士稱,通用汽車銷量的飆升主要歸因于美國和中國市場需求的增長,預計通用今年將穩坐銷量榜冠軍座椅。
全球主流車企近日還發布了7月美國市場新車銷量數據,其中美三大車企通用、福特、克萊斯勒7月銷量全面上漲,克萊斯勒同比漲幅達20%。豐田、日產、本田的銷量則均出現同比下滑,其中本田同比大幅減少25.6%,這表明,日系車企仍未完全走出大地震陰霾。
此外,除供應鏈斷裂帶來的產能沖擊,日元近期的大幅度升值也給日系車企的全球銷量前景蒙上新的陰影。日產上周末宣布,公司計劃提高在日本國內市場的汽車銷量,將日本出口至海外的汽車數量降低三分之一,以抵消日元升值對公司盈利所造成的影響。
本土產量占公司全球總產量40%的豐田則表示,對美元對日元匯率低于80日元“難以承受”,公司考慮增加從海外采購零部件和提高汽車價格,以降低日元升值的沖擊。不過,前一項措施或將沖擊本土制造業,而后者則將降低公司產品價格競爭力。(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