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志偉 杜朋舉 齊小英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圍繞“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我省代表展開熱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新理念引領發展、推動變革,努力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確保“十三五”規劃目標的順利實現。
孫其信代表:堅持創新引領,培育發展新動力
省政協副主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孫其信代表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增強,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但作為經濟總量居全球第二的世界大國,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短板依然明顯存在。‘十三五’時期,我們必須更加突出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實現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孫其信認為,“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首先必須強化基礎研究,厚植原始創新源頭。要進一步加大基礎研究投入,以構建搶占國際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戰略創新力量為目標,強化超前規劃和系統布局基礎研究,在重大科技創新領域全面啟動建設若干國家實驗室。同時,加強體制機制創新,打通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通道。健全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配機制,積極發展校企、校地科技創新與技術推廣轉化聯盟,暢通科技成果轉化為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路徑。
“‘十三五’期間,我們還應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一批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孫其信說,高校是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與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我國實施創新引領發展,全面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的根本保證,在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作用。
方瑋峰代表:新的征程已然開啟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全局性、引領性,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對我國未來五年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方瑋峰代表說。
方瑋峰表示,未來五年,雖然陜西面臨各種嚴峻挑戰,但更擁有發展的重大機遇。以大數據產業來說,我省大數據起步早、優勢明顯,聯通、電信等四大運營商及微軟等龍頭企業已入駐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同時,全國人口信息處理和備份中心、國家林業數據備份中心等九大部委災備中心也正在加快建設,到2020年灃西新城將形成100萬臺服務器,集聚至少800PB的核心數據資源。去年3月,灃西新城又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成為全國唯一以大數據產業為主導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也有“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表述,這無疑對我省加快結構調整步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方瑋峰說:“‘十三五’期間,陜西將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協調作為內在要求,把綠色作為必要條件,把開放作為必由之路,把共享作為本質要求,萬眾一心,埋頭苦干,確保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三個陜西’建設邁上更高水平。”
胡潤澤代表:打好“四個攻堅戰”實現追趕超越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商洛實現追趕超越的關鍵時期,我們將充分彰顯區位、生態、資源、文化‘四大優勢’,積極拼搶國家戰略、宏觀政策、脫貧攻堅、城市建設‘四大機遇’,著力補齊貧困人口、經濟質量、社會事業、人才缺乏‘四個短板’,全力打好脫貧攻堅、現代工業、特色農業、新型城鎮化‘四個攻堅戰’,努力實現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四個翻兩番’,確保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商洛市委書記胡潤澤代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