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程剛 李嵐
“‘十三五’期間如何把三要鎮建成一個宜居的生態古鎮?”、“東晉桃園項目具體是啥,能給群眾帶來啥實惠?”、“‘十三五’時期貧困戶怎么脫貧,群眾如何增收?”……這是洛南縣近日開展的“謀劃‘十三五’·問政老百姓”廣場問政活動的一個縮影。
為了不斷深化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率,2015年以來,洛南縣開展了以百姓問政、機關問效、干部問廉為主要內容的“三問”活動,通過向上問政、向下問效、反向問廉,進一步強化群眾監督、組織監督、紀律監督,以“嚴”的紀律和“實”的作風推動工作落實,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提質增效、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百姓問政 搭建政民溝通新渠道
“百姓問政”是洛南縣委、縣政府為拉近干群關系,轉變干部作風,面對面解決群眾所提問題,而多方面實施的一項問政活動。
活動以全縣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和縣級分管領導為對象,通過在鎮辦基層組織開展廣場問政活動,接受群眾對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重點工程項目、重要民生工程實施情況,以及公共事業單位服務群眾情況的質詢,加強與群眾聯系溝通,暢通民意反映渠道,促使各級各部門踐行群眾路線,落實“三嚴三實”,改進工作作風。
為了持久解決群眾關注的城區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2015年6月26日下午,以“踐行‘三嚴三實’·推進‘三城聯創’”為主題的百姓問政活動在該縣東城區靈龜廣場冒雨舉行。
“治理城區車輛亂停亂放有啥辦法?清理占道經營有啥舉措?發現食品質量問題找誰投訴?野廣告屢禁不止是啥原因?”一個個切中要害、辣味十足的問題,讓8個承擔“三城聯創”主要職責的成員單位和3個城區環境衛生排名靠后的牽頭單位領導感到了沉重的壓力,有的領導額頭滲出了汗珠……
事后,他們坦言,百姓問政活動不是擺花架子,是動真格的,通過這次問政,問出了壓力,促使我們必須下大氣力,采取有效措施搞好環境衛生,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
而在去年12月上旬,由縣委、縣政府主辦的“謀劃‘十三五’·問政老百姓”廣場問政活動在洛南縣東、西、北三路舉行。農業產業扶持政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惠農政策、美麗鄉村建設、洛保一體化建設、農村道路建設等一個個群眾關心的問題,讓廣大老百姓與縣直部門的領導面對面交流,真心實意地參與到謀劃“十三五”發展中來,為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推動經濟社會提質增效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該縣共開展了6場“廣場問政”,21個部門公開亮相,參與群眾近4000余人次,公開承諾事項65項,已落實55件。
機關問效 向“庸懶散軟”不良作風開刀
機關辦事效率的高低,體現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反映了為民服務的水平。
每月的月末,該縣各位縣級領導和相關部門都會收到縣“兩辦”督查室發來的督辦函,諸如城鎮環境衛生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洛河工業園區建設等等問題,讓各級領導時刻都會感受到工作壓力,促使他們以過硬的措施推動工作落實。
機關問效重點以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兩辦督查、考核辦、“兩代一委”等相關人員為主體,以縣委縣政府一級部門、鎮辦黨委政府為對象,通過深入其機關問效查清庸、懶、散、軟等作風方面突出問題,督導相關單位改進作風,提高效能,徹底糾正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