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軍 通訊員 安明海 吳相博
修建通組入戶路、新建肉雞養殖場,都需要征地,對農豐村二組的村民來說是個“老大難”問題。然而,在鎮安縣西口回族鎮推行“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制度中,村民們足不出村就解決了修路和建養雞場征地問題。
鎮安縣西口回族鎮去年以促進基層黨組織決策、管理、監督規范化和制度化為突破口,推行“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即農村黨員、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制度,著力暢通“民意渠道”,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為啥說事——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的各項利益訴求涉及面越來越廣,期望值越來越高。但由于村級事務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干部民主意識和素質能力參差不齊,導致群眾的合法權益得不到維護,群眾失去了對干部最基本的信任,對公共事務不關心,對惠民政策不理解,甚至出現抵觸、反對等現象。
為了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鎮安縣西口回族鎮出臺了“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制度,定期組織縣、鎮、聯村部門的負責人、鎮上的包村干部到“一線說事”,說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難事、影響穩定和諧的雜事、為民服務的實事、新農村建設的難事、扶貧幫困的好事。活動開展以來,西口回族鎮共開展“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14場次,接待群眾3600人次,累計收集了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69件。
怎么說事——運行程序規范化保障制度化
為實現運行科學化、規范化,鎮安縣西口回族鎮制定了“說、議、辦、評”“四步法”規范說事程序。
“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在每個村設立固定的“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室”,每個組設立流動“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點”,村民們有任何問題和建議都可以讓黨員、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到“議事點”說事,由村組干部將說事內容記錄在《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登記簿》上。
集中議事——將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定為“集中議事日”,由各村黨支部負責根據村民反映的問題,確定議事主題,發出議事公告,組織縣鎮聯村部門的負責人,鎮上的各村干部和黨員、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參加會議,商討解決方案。
及時辦事——對條件已具備的當場解決,條件暫不具備的限期爭取解決,條件不充分的列出時間表分期解決。定期評事——將每季度末的“議事日”定為“評事日”,提前一星期在村務公開欄上公開群眾反映的問題、辦理責任人、辦理措施、進展情況、辦理結果等。“評事日”當天,黨員、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參加會議的人,逐一進行口頭評議、舉手表決,對群眾不滿意的事項,由相關部門制定措施限時整改。
為確保“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制度有序運行,鎮安縣西口回族鎮配套建立了“四有、三議、兩考”保障制度。“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制度實行季度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群眾滿意率低于80%的不能評為先進黨員干部,低于60%的扣罰村黨支部書記績效工資的20%。
說些啥事——村級管理制度化的啟示
“黨員、委員、兩代表說事”平臺的搭建,將自治權交給黨員、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暢通了為群眾辦事、解難題的渠道,一大批事關干群切身利益的重點難點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法,使干群關系更加融洽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