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赴南京掛職工作組工作綜述
2023年6月2日,鎮安縣主要領導赴南京市浦口區開展招商活動,在商洛赴南京掛職工作組的溝通對接下,浦口鎮安蘇陜協作招商項目簽約儀式在南京順利舉行,鎮安縣與江蘇鯉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鯉躍智慧三產融合產業園項目框架協議。
此后,鎮安在浦口區的掛職同志持續跟進項目協商進展情況,做好進一步對接工作。終于,在當年11月的第七屆“絲博會”上,投資額達2.3億元的鎮安鯉躍農漁融合生態康養項目成功簽約,目前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
寧商一家親,濃濃“山海情”。2022年12月,商洛市成立新一輪赴南京掛職工作組,選派23名黨政干部奔赴南京市,開展為期一年的掛職鍛煉,學習先進經驗,搭建溝通橋梁,借南京之智,育興商之才。
一年來,兩地的各種交流連續不斷,不僅推動寧商友誼越結越深,更讓兩地的橋梁紐帶越擰越緊。
抓好理論學習 提站位強素質
“大家一定要珍惜這次難得的鍛煉機會,把南京看作自己的第二故鄉,扎實做好組織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將南方城市經濟發展的‘真經’取回來,真正達到解放思想、開闊眼界、提升能力、增長才干的目的……”在掛職干部即將赴南京掛職前夕,商洛市委組織部對掛職干部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北文化”與“南文化”的匯合點,也是全國首個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商洛的干部來到“創新名城”南京,在各級不同崗位上感受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學習他們的先進理念和經驗,接受鍛煉和考驗,這不僅是掛職干部的一次機遇,也是對他們能力素質的挑戰。
為快速融入當地、早日適應工作,工作組第一時間成立赴南京掛職工作組臨時黨支部,推選產生各黨支部委員,劃分黨小組,明確掛職工作任務,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臨時黨支部制定了理論學習計劃和主題教育計劃,積極與各掛職干部所在部門聯系溝通,將所有掛職干部納入所在地黨員領導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并要求主動參加主題教育。掛職期間,臨時黨支部共組織集體學習9次,各黨小組組織集體學習37次,23名掛職干部參加所在地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主題教育培訓班等培訓班60多班次。
“寧商一家親,增綠一溧心”“牢記歷史、不忘過去,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弘揚雨花英烈精神、凝聚掛職奮進力量”等一場場精心組織的主題黨日活動,讓掛職干部黨性得到錘煉,靈魂得到洗禮。臨時黨支部積極落實黨支部會議、主題黨日等制度,結合植樹節、建黨節等,利用南京的黨性教育基地,合理確定主題,適時組織活動,掛職期間共開展主題黨日活動9次。
掛職干部們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他們結合參與體驗南京市合作招商、資本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方法,推動工作從管理意識向服務意識轉變,實現從被動招商向主動招商突破,讓掛職工作組同時承擔了招商“小分隊”的角色,有效促進了兩地的協作交流,也豐富了掛職工作的內涵。
深入調查研究 挖根源破難題
牛首山文化旅游區秉承“補天闕、修圣道、藏地宮、現雙塔、興佛寺、弘文化”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在修復自然生態景觀的同時,全面保存了歷史文化遺存,對于商洛市打響文旅品牌、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推動“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建設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2023年2月18日,工作組前往牛首山文化旅游區,實地調研佛教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情況,結合商洛旅游發展實際,大家深有感觸。
調查研究是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的關鍵。工作組深入調研與充分討論,最終確定《借鑒寧淮特別合作區經驗打造西商融合創新合作區》為工作組重點課題,《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打造中國康養之都》《南京景區管理發展對商洛市的啟發》等4個課題為黨小組重點課題,《商洛康養事業的思考》《基于南京市農業農村發展經驗商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等18個課題為個人調研課題。
結合商洛市“一都四區”定位和江蘇省“強富美高”目標,工作組系統整理南京市黨的建設、干部隊伍建設、行政管理、社區治理、經濟發展等先進經驗,并組織掛職干部積極圍繞黨的建設、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等重要領域和大數據管理、康養旅游、智慧城市建設等重點行業開展廣泛調研,共組織集中調研9次,覆蓋棲霞區、江寧區等7個區28個調研點,進一步開闊掛職干部工作視野。
“溧水區有南京市眾多人口的支撐,吸引游客的壓力相對較小,商南縣的一個短板是客流量不足,商南縣相對于西安距離還是較遠,而且西安及周邊的景點起步早,優勢已形成,所以要別出心裁想辦法吸引游客……”這是《溧水景區發展對商南景區發展的思考與啟示》調研報告內容的一部分。這篇調研報告直面問題實際,原因分析透徹,對策建議實在,被評選為陜西省掛職工作隊優秀調研成果。
為確保調研實效,工作組建立臨時黨支部班子包抓工作組重點調研項目、黨支部委員包抓黨小組重點調研項目制度,建立由黨支部委員和黨小組組長組織的聯席會議,定期交流經驗,通報工作進度,最終形成調研報告23篇,一些好的調研成果已運用在實踐中。
深化交流互訪 強招商促共贏
2023年4月13日,洛南縣在南京市江寧區舉辦“寧洛協作謀發展 攜手共贏創未來”2023招商引資推介大會,會上雙方簽約項目6個,總投資32.55億元。
而在此后不久的6月19日,江寧區委主要領導率隊赴洛南縣實地考察對口協作工作,參加以“品甜蜜、享健康、促振興”為主題的蘇陜協作西瓜節暨農特產品展銷活動,進一步鞏固拓展兩地協作成果。
像這樣的對口協作交流互訪、舉辦活動,寧商兩地單位常年都在開展著,工作組主動承擔起了對接、溝通、服務等工作,為兩地協作共贏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年來,工作組主動聯系商洛各級各單位協助制訂交流互訪計劃,做好來南京單位的相關服務工作,共在南京市各縣區召開市級、縣區級高層聯席會議共10場,市級單位、縣區政府和縣級各部門鄉鎮政府來寧對接調研566人次,協助達成協作項目16個。成功推動商洛核桃、木耳等10多種林特產品入駐江蘇省財政廳政府采購平臺,協助完成消費幫扶任務800多萬元。
工作組積極當好兩地投資“接洽員”,收集寧商兩地各界基本情況、優勢資源和招商優惠政策,整理匯編了2市18縣區基本情況、優勢資源和招商優惠政策,供兩地領導、企業參考。他們組織、協助寧商工業發展合作交流活動暨商洛標準化廠房招商推介會、中國(江蘇)老字號博覽會商洛展區等商洛在寧大型招商推介活動15場次,開展非正式招商推介活動42場次,促成南京衛崗乳業綠色生態循環奶牛產業示范園等9個新簽約項目,總投資11億元。
經過工作組的不懈努力,洛南縣綠色生態循環奶牛示范園三產融合、鎮安漁躍農漁融合生態康養、商洛市糧油產業園鮮食玉米全行業鏈等5個項目已落地。同時,成功引進了“民宿+露營、咖啡屋、手工”等多種模式的“N+1+X庭院經濟”等經營經驗,江寧貝貝南瓜、橫溪小西瓜、新品種西紅柿等高附加值農業產品跨區域引進試種成功,5個向日葵品種和4個甘薯品種在商洛試種,優質草莓苗繁育示范基地在洛南建成。
在年初的“春風行動”中,全市轉移到江蘇地區務工勞動力1525人,“點對點”發送專車31車,輸出1152人。如今,“丹鳳廚工”“商南技工”“山陽輔警”“鎮安月嫂”“柞水縫紉工”等一個個響亮的勞務品牌,在南京已小有名氣。
“特別是‘丹鳳廚工’這一勞務品牌的打造,為丹鳳縣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丹鳳縣已在南京市成立了雨丹協作勞務工作站,2023年初,丹鳳縣‘點對點’向雨花臺區集中輸出2批次12車500多人。”掛職工作組組長、臨時黨支部書記、商洛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陳靜說。
強化管理監督 抓作風樹形象
掛職干部的表現不僅代表著個人,更代表著商洛的形象。
商洛赴南京掛職工作組臨時黨支部在線上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黨支部及時傳達了《蘇陜協作干部掛職工作的若干措施》《陜西省掛職干部管理制度》,對掛職工作規定進行明確。此后,工作組又先后兩次重新學習,做到及時提醒、警鐘長鳴。
工作組嚴格監督約束每位成員,認真執行掛職工作隊關于請銷假的相關工作規定,對請假情況進行嚴格審核備案,明確臨時黨支部紀檢委員負責,對每名掛職干部在崗履職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抽查,確保人有人看、事有人管。同時,定期組織開展警示教育,進行黨性體檢,讓掛職干部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在嚴管的同時,工作組還通過舉辦迎新春茶話會、聯誼會、看望慰問等活動,讓掛職干部感受到組織的關愛,有效激發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掛職期間,他們紛紛參與當地的重要工作、重大活動,在修改《市屬國企外部董事履職指引》等規章制度、大調研大走訪以及重大招商會議等工作中表現出色,工作能力也得到掛職單位領導同事的認同,并受到稱贊。 (商洛赴南京掛職工作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