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二○二三年重點項目觀摩側記
12月2日,新入駐商南縣新材料產業園的陜西泓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內,工人正在包裝各式各樣的鼠標墊。
12月1日,在金柞水木耳產業園木耳預制菜生產車間,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分揀新鮮木耳。
12月2日,在商洛比亞迪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二期方向盤生產車間,工人正對新生產的方向盤進行最后的打磨加工。
12月1日,在陜西普陽時代電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檢查工業電源線路板質量。
12月2日,丹鳳縣棣花三產融合示范園內,新建的無動力游樂設施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快樂游玩的好去處。
本報記者 李小龍 王江波
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第一支撐。重點項目更是發展的載體、轉型的“生命線”。
12月1日至2日,我市舉行2023年重點項目觀摩活動,與會人員在兩天時間里,奔赴7個縣區,觀摩了16個項目。大家在觀摩中找差距、學經驗,在交流中理思路、鼓干勁,進一步強化“項目為王”的鮮明要求,掀起了抓項目、強信心、增動能的熱潮。
新項目新亮點不斷涌現,新思路新理念競相涌流。堅持前瞻視野和系統思維,抓好項目謀劃;創新招商方式,抓好項目引進;搶抓國家戰略機遇,抓好項目爭取;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抓好項目推進……在全市重點項目現場,頑強拼搏、真抓實干的干勁和拼勁,大抓招商、大上項目的激情和干勁感染著大家,也給大家帶來更多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在“優”上聚力 發揮優勢轉勝勢
察勢則明,用勢則強。當前,商洛正在打造千億級抽水蓄能產業集群;圍繞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裝備制造三大新興產業,打造“3+N”產業集群;在以“健康醫養、健康養老、健康文旅、健康體育、健康醫藥、健康食品”六大產業為支撐的康養產業賽道上,商洛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觀摩中,記者看到各個縣區立足自身實際,奮力在優勢產業上尋求更大突破,將商洛的自然資源、綠色生態、氣候康養等優勢,通過一個個項目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力推動商洛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鎮安月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現場,首臺機組的監控系統、繼電保護系統、調速系統等全部調試完畢,各項運行參數均滿足標準要求。
“目前,一號機的分布調試已經全部到位,預計年末進行‘涉網’實驗,爭取在2024年10月份完成4臺機組全部投產的目標。”陜西鎮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輝偉說。
近年來,鎮安縣認真貫徹落實“兩山”理念,搶抓“雙碳”目標機遇,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持續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步伐,著力打造鎮安月河、陜西米糧、鎮安西口、鎮安達仁、鎮安高峰抽水蓄能“五朵金花”,在“十四五”期間將實現“建成一個、開工一個、納規一個、儲備兩個”的發展目標。
在丹鳳縣,剛剛建成的丹鳳縣棣花三產融合示范園佇立在丹江之畔。在露營研學基地內,五彩繽紛的客房分外引人注目。一旁的草地上,小朋友的歡聲笑語在耳邊回蕩。
丹鳳縣棣花三產融合示范園依托棣花優越的區位交通、葡萄酒產業集群、商于古道歷史積淀、古鎮景區百萬游客流量、平凹老家文化品牌“五大優勢”,聚焦丹鳳葡萄酒、中藥康養、文化旅游“三大”主導產業,著力打造葡萄和中藥材種植觀光地、葡萄酒加工新基地、三產融合示范地、康養研學目的地、文化旅游首站地“五大”地標。
“項目建成后,景區每年可實現綜合收入1.5億元,也將為商洛各大景區探索建立多業態、穩收益的模式提供‘丹鳳經驗’。”丹鳳縣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丹虹說。
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讓人眼前一亮,與會人員看項目、聽講解,對進一步挖掘、利用、統籌商洛的優勢資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新”上著力 依靠科技強研發
創新是此次項目觀摩中的高頻詞和關鍵詞。當前,商洛正在聚焦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賦能,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走進洛南縣九龍礦業有限公司鉬選廠,整齊的邊坡、潔凈的道路,特別是智能化設備的全面應用,讓人眼前一亮。
項目主要改擴建破碎、球磨、浮選生產線,實施礦山開拓、尾礦庫、信息化控制及相關配套設施。通過更新技術設備、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品結構等方式延鏈、補鏈、強鏈,推動鉬產業實現提質增效。
“項目具備設計理念新、工藝流程優、信息化程度高、環保設施全、經濟效益好等特點,由國內頂級設計院北京礦業研究院設計,破碎設備采用全進口美卓設備,高壓輥磨設備選用國內一流生產單位生產制造,破碎效率高、噪聲低、揚塵小。”洛南縣九龍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楊陸海說。
作為傳統產業,九龍公司鉬選廠通過創新賦能,實現了傳統礦山向綠色礦山的轉化。
在商南縣豪德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600萬件粉末冶金及增材制品項目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操作機器設備,正在加緊生產。項目主要利用不銹鋼邊角料、廢銅等為原材料,采用國內民用化金屬3D打印等先進工藝,制成鐵基、銅基等各類粉末冶金及增材制造制品。
“項目總投資3.8億元,已完成投資2.5億元,建成粉末冶金制粉及粉末冶金汽車零部件生產線各3條,民用化金屬3D打印生產線3條,特別是自主研發的銅基電觸頭金屬3D打印技術全球領先。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共計15項。”陜西豪德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文說。
科技創新為企業注入新動能,賦能高質量發展。一個個科技創新成果給與會人員留下深刻印象,也讓大家清晰地認識到,科技始終是發展第一動力,只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掉隊、不偏航、不迷路。
在“鏈”上發力 壯大集群延鏈條
聚鏈成群,龐大的產業鏈上下聯動打造“產業航母”,不僅能大幅降低成本,形成創新氛圍和生態,還能塑造名牌產業,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壯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堅持不懈推進產業集群化、鏈條化、智能化發展,山陽縣梳理了電源制造、觸控顯示兩條產品鏈,圍繞邁思普、雷博等鏈主企業,引進電路板、注塑、模具等延鏈補鏈項目8個,實現“突破一點、延伸一鏈、聚集一片”的產業新格局。
在山陽工業電源消費電源項目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自動化生產線不停運轉,工人嫻熟地在操作臺上組裝、測試、包裝各種電子元件。項目建設工業及消費電源插件、貼片、注塑、模具制造和組裝生產線62條,是山陽縣5G電源適配器全產業鏈的延鏈、補鏈項目。
“自今年2月份投產以來,已實現產值6.8億元,累計全年產值將達到8.2億元,實現利稅7600萬元。我們的產品主要銷往日韓、歐美等國家。目前,我們的訂單已超過3億元,生產工期已排到明年6月份。”看著生產線上忙碌的場景,陜西普陽時代電源有限公司經理李德旺說。
一個龍頭帶起一條產業鏈,一條產業鏈膨脹為一個產業園區。如今,這種產業集群發展的景象正在商洛不斷上演。
在柞水縣金柞水木耳產業園木耳預制菜生產包裝車間,經過一道道工序生產的各種特色菜品,只需拆開包裝、簡單加工,就能讓人們品嘗到木耳產品的美味口感。
金柞水木耳產業園項目圍繞菌旅、農旅、“康養+工業”“工業+服務業”跨界融合發展,形成集木耳食用菌種植、木耳精深加工、康養民宿和特色菌宴于一體的三產融合發展格局。
“一產我們流轉了210畝土地,進行木耳種植;二產我們引進了4條生產線,可以生產包括預制菜在內的20余種產品;三產游客來到這里可以吃木耳宴、住木耳主題酒店。”陜西金柞水木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來樂樂說,“通過打造一條完整的木耳產業鏈條,我們實現了年可加工轉化木耳原產品500噸,產值1.1億元,提供120多個就業崗位。”
以鏈式思維推動產業發展,柞水縣已形成木耳種植、木耳產品精深加工、“木耳文化+旅游”的全鏈條發展態勢。金柞水木耳產業園的建成投產,將有效補齊全縣木耳全產業鏈中加工鏈的短板,促進木耳產業提質增效。
在“效”上用力 提升效益穩增收
產業園區是一個地方產業經濟的高地,它像一塊“高產田”,在有限的土地上“打”出滿滿的“糧食”。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精打細算效益賬?向存量要增量、向空間要效益,以“畝產論英雄”是商洛高新區比亞迪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節約集約用地的“金鑰匙”。
在商洛比亞迪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二期項目,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汽車線束、安全氣囊、方向盤等一個個汽車零部件完成生產后被運往倉庫。
項目主要建設年產100萬套飾蓋蒙皮生產線、年產150萬只汽車方向盤生產線以及弗迪科技汽車線束工廠三期。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畝均產值5000萬元,畝均稅收166萬元,帶動1000人就業。
除了商洛高新區不斷向存量要增量,提高畝均產值外,商州區電子信息產業園還在“引優、淘劣、做強”上做文章。
位于商州區電子科技產業園的新維視光電顯示項目,是商州區今年招引的電子信息類重點項目,今年3月項目簽約落地,10月份建成投產,短短半年時間,完成了1.2萬平方米廠房裝修改造、設備安裝調試及員工培訓,刷新了項目從招商落地到建成投產的新記錄。
新維視光電顯示項目總投資3億元,主要進行液晶顯示模塊的應用、開發和制造。項目畝均投資1700萬元,年畝均產值1300萬元、畝均稅收60萬元,填補了我市光電顯示產業領域的空缺,將示范引領商洛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驅動發展。完全達產后,項目年產值將達5億元,前景極其廣闊。
“畝均論英雄”,效益說了算。在推動商洛高質量發展的今天,“畝均論英雄”已成為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風向標”“動力源”。一大批圍繞富民強市和算好畝均投資、產值、稅收等賬單,更好地節約資源、集約土地的企業在商洛落戶,帶動了群眾就業,增加了稅收,也為商洛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行而思,觀而悟,推而行。一路走來,與會人員下工地、看項目、進車間,在成績中找到標桿,在差距中看到方向。一個個在“優”上聚力、在“新”上著力、在“鏈”上發力、在“效”上用力的項目將迎來新的發展熱潮,孕育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