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孝竹)今年以來,我市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扎實做好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推動全市農業農村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市農業農村局加強農業生產安全監管,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強化春季農業生產安全監管和技術服務,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十年禁漁等執法行動,抽查農資門店48家,組織整改經營不規范問題76件。通過檢查生產經營主體資質、農資進銷貨臺賬、包裝標簽等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農資門店未按規定建立電子臺賬、進銷貨臺賬不完善等問題,填寫執法檢查(督查)記錄表,提出整改意見,要求各縣區督促限期整改到位,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深化“八五”普法宣傳,組織開展“一月一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三下鄉”等宣傳活動6期,發放《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和宣傳資料1.2萬多份。持續推進農村普法,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159人,營造農業農村發展良好法治環境。加大高素質農民培育力度,累計培育17234人,持續壯大農業發展后備軍。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狠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累計發展龍頭企業168家、農民合作社5166個、家庭農場2847個。創建國家級示范合作社31個、省級示范合作社77個,創建家庭農場省級示范縣2個,鎮安縣秦綠苑家庭農場發展經驗被全國推介,商州區沙河子鎮陽光種養家庭農場入選陜西省“最美示范家庭農場”,并被央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