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綜述
召開市委書記點評法治工作會議
市長點評法治政府建設工作
省司法廳領導來商調研指導工作
開展“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
本報通訊員 曹文宏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一年,全市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司法廳的精心指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二十大和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持之以恒改作風,篤定前行謀發展,久久為功破難題,在全面履行“一個統籌,四大職能”上邁出了新步伐,在維護基層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上取得了新成效,在服務中心、助力發展上作出了新貢獻,譜寫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新篇章。
統籌依法治市 法治商洛建設取得新突破
——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市。深化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和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一體推進法治商洛、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保障作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會議研究審議《商洛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等有關文件,安排部署全市法治建設工作。
——建立黨委(黨組)書記年度述法制度。出臺《商洛市黨委(黨組)書記點評法治工作辦法》,推進各級黨委(黨組)書記點評法治工作深入開展,常態化開展市委書記點評法治工作,創新開展市長點評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打造黨政主要負責人點評法治工作雙“126”模式。壓緊壓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完善法治建設年度目標考核指標體系,在全市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和法治建設督察工作2次,“一對一”督辦整改存在問題,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意識明顯增強。
——開展法治建設評估和滿意度測評。通過第三方對縣區、鎮辦和市級部門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法治宣傳、服務辦事等八個方面內容的滿意度測評,整體推進法治建設水平。我市“信用商洛”、行政審批“容缺后補”成功入選新華社全國信用及營商環境創新案例,辦理破產、執行合同、政務服務等5項案例入選2022年全省第一、二批優化營商環境案例清單,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著眼良法善治 行政立法工作譜寫新篇章
——編制年度立法計劃。加快推進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立法工作,編制政府規章立法項目和規范性文件制定計劃,督促指導政府立法及規范性文件制發工作有序推進。印發《2022年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計劃》,制定規范性文件10件,對10件重大決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合法性審查。
——履行行政立法職責。采取多種途徑推進“開門立法”,不斷提升公眾有序參與立法的意識。配合省司法廳和林業局、市人大和市政府開展了《陜西省濕地保護條例》《商洛市養犬管理條例(草案)》等相關立法調研座談會10余次。實行立法修法意見征集通知、公告“雙公示”,完成省市立法修法意見征集17件。
——做好重大決策和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實施“四重”審核原則,實行規范性文件前置合法性審核、溝通協調機制,不斷提升重大決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制發水平。完成市級重大行政決策文件合法性審核12件,上報備案4件,縣區備案審查17件。
推進嚴格執法 法治政府建設邁上新臺階
——推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市6個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工作全部到位,提高了執法效率。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工作的實施意見》,健全市縣鎮三級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規范行政裁量權制度,重新梳理確認市級32個部門行政執法依據1883部。出臺《商洛市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暫行)》,加強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及證件規范化管理。
——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履行行政執法監督職責,聘任行政執法監督員30名,加強對全市行政執法工作的監督。堅持嚴考實督,組織全市行政執法人員學法、用法、考法、執法全程依法監管,把好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執行關、執法主體資格關、執法證件發放關、執法案件評查關,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辦理行政執法證件1065個。
——不斷提升行政執法質效。7縣區和市級32個部門共辦理各類案件40273件,其中行政處罰13321件、行政許可16870件、行政強制31件、其他10051件。開展執法案卷評查262次,評查案卷19360件,合格率95.2%。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政府合同管理辦法》等制度,對《商洛市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合作協議》等30件合同協議進行合法性審查。
堅持依法監管 刑事執行工作開創新局面
——不斷提升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水平。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鎮三級社區矯正委員會全覆蓋,形成社區矯正委員會總攬全局、市縣社區矯正機構牽頭、司法所具體執行、社會力量參與的互補性監管教育工作機制。市社區矯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社區矯正委員會工作規則》等文件。狠抓縣級智慧社區矯正中心規范化建設,推動全市社區矯正中心建設工作提檔升級。
——不斷提升社區矯正執法監管水平。社區矯正工作“雙八臺賬”被省司法廳在全省推廣。首創的“商洛市社區矯正工作信息管理平臺”被部省肯定,《創新監管模式推進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建設》入選全省司法行政十項重點工作亮點,社區矯正工作經驗被司法部宣傳推廣。
——不斷增強社區矯正執法成效。市級政法部門組織開展聯合執法監督檢查和案卷評查,提高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執法意識。開展重點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對象大走訪、大排查活動,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工作安全平穩有序。
強化服務職能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展現新作為
——不斷強化法律服務職能。出臺《商洛市政府法律顧問考核辦法》,發揮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基層法律服務等法治工作人員專業優勢,為行政決策、行政措施提供法律意見54件,辦結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代理230件,起草、修改和審查規范性文件31件,為重大行政合同提供法律服務28件;化解群體性、突發性重大社會矛盾糾紛56件,提供法律建議和服務84次。為54個省級重點項目開展律師結對擔任法律顧問,組建市級重點項目重點工程法律服務團,全年提供法律咨詢429件、審查合同157件、參與談判66件次、法治體檢79次、調處矛盾糾紛97件、代理案件129件。組建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團,為全市7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社區)配強法律顧問,為困難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1985件次,化解矛盾糾紛203起。法律援助工作實現了“應援盡援”目標,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100余件,受援群眾2800余人,挽回經濟損失7000余萬元。
——不斷夯實法治宣傳根基。成立市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市縣區和新聞媒體開展了“12·4”國家憲法日主題宣傳等法治宣傳活動,開展“八五”普法知識網絡答題和學法用法考試,全市近7萬名干部群眾參加答題考試。制定新一輪“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指導標準,商州區仁和社區、商南縣店坊河村和鎮安縣羅家營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全市共培養“法律明白人”6850人、“法治帶頭人”2525人、“學法用法示范戶”3223戶。培養省級“法律明白人”45人、市級110人。新建農村法治文化廣場9個,法治文化路、法治街道39個,農村法律書屋243個。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助力平安建設 維護穩定工作取得新成效
——推進行政復議工作。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完善行政復議工作機制,出臺《行政復議案件集體研究工作制度(試行)》。加強行政復議隊伍建設,舉辦全市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業務培訓班;定期召開全市行政審判和行政復議工作聯席會議,建立工作通報機制,規范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不斷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降低案件敗訴率。受理行政復議案件141件、行政應訴案件189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位列全省前列,行政應訴案件敗訴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鎮安、柞水召開全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現場會議,加強對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的統籌指導,加強調解組織、人員隊伍保障能力建設,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全市設立各級調解委員會1479個,有調解員7370人,調處矛盾糾紛7336件,調解成功7286件,成功率99.3%,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穩定。全省“九率一度”新增矛盾糾紛調處滿意率調查,我市滿意度98.43%,排名全省第二。
——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在商南縣召開全市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安排部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重點任務。按照“面積達標、權屬明晰、場所獨立、外觀統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建設要求,提升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水平。建成“六好司法所”93個,為全市的基層法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堅持內外兼修 司法行政隊伍呈現新形象
——政治建設持續加強。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領導班子發揮“十帶頭”“十表率”作用,捍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嚴從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市集中統一領導和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落實省司法廳領導來商調研要求,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黨建引領全面彰顯。按照“司法行政講政治,業務工作重黨建”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固本強基,擦亮“黨建引領法潤商山”品牌,制定《意識形態工作正面負面清單》,健全完善黨的建設、政務和事務管理等制度32個。推進政法系統開展的“析案明理 盡責實干”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研討,實施“司法e講堂”學研踐活動,激勵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領導和業務干部學理論、鉆業務、提質效。
——組織機構不斷加強。設立市級法治調研督察科,7縣區均新設了依法治縣區辦事機構。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全市行政復議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2022年,市司法局榮獲全國依法治理工作先進單位、市委組織部包抓“三無”小區工作先進集體、市委平安辦全市黨的二十大維穩安保工作先進集體。柞水縣司法局榮獲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工作先進集體,市司法局幫扶的商南縣店坊河村榮獲“全省宜居法治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啟政法工作現代化建設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起點,全市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將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廳的堅強領導下,忠誠履職強擔當、奮發進取譜新篇,凝心聚力爭一流,強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創先爭優,為“一都四區”建設和商洛高質量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