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法院工作綜述
全市法院“兩個確立”主題教育暨黨建引領審判工作推進會現場
商洛兩級法院黨組班子成員在柞水縣金米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市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人民法院政治工作先進集體
發布第11期行政審判“白皮書”助力法治政府建設
山陽縣法院開展“法潤童心 護航成長”送法進校園活動
商南縣法院試馬法庭巡回審理案件進農家
商州區法院沙河子法庭結案后開展普法宣傳
市中院組織在全市開展百名法官包聯百家民營企業“雙百”活動
發揮司法審判職能 依法打擊各類犯罪
洛南法院推動建立全國首個秦嶺紅豆杉司法保護基地
2022年以來,商洛兩級法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圍繞“12333”工作思路,努力推進“十個一”建設活動,以“趕考”心態和“備戰”標準,圓滿完成各項審判執行任務。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31989件,審執結30826件。其中,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受案1860件,審執結1687件。全市法院審判執行質效連續八年位居全省前列。
堅持黨建引領 筑牢政治忠誠品格
商洛兩級法院堅持將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第一要求,緊緊圍繞“黨的絕對領導是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最高原則”的政治要求,在知行合一中彰顯政治忠誠。扎實開展法院系統“兩個確立”主題教育,守好意識形態安全防線,以實際行動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強化
政治規矩,緊緊依靠黨委領導,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積極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確保正確政治方向。堅持在急難險重工作中錘煉黨性、展現作為,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快審快結涉疫、涉農、涉企案件,全市法院520多名干警扎根一線,組建23支抗疫小分隊下沉封管控區、高速路口、執勤巡邏點,讓法徽閃耀在商山洛水。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人民法院政治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法院黨建工作先進集體”“人民法院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工程優秀組織獎”……這些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市中院創新深化“公平正義鑄黨魂”黨建品牌,推動黨建工作與審判執行主責主業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結果。
在2022年召開的全市法院“兩個確立”主題教育暨黨建引領審判工作推進會上,商洛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張宏德就推動法院黨建工作與審判業務深度融合,提出了“六個引領”,為推動法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市中院《以“六化”工作法鑄牢黨性“五魂”》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創新優秀案例。
發揮司法職能 全力服務發展大局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爭做新時代護航發展先鋒。商洛兩級法院緊緊圍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目標要求,有效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保障作用,多點發力、善作善成,努力把司法審判融入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
全市法院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嚴懲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犯罪行為,依法審結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強奸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128件,審結電信網絡詐騙、盜竊、搶劫等侵財犯罪案件81件。貫徹落實《反有組織犯罪法》,審結涉黑惡案件5件24人,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走深走實。嚴懲重大職務犯罪,依法審理陜西農村信用聯社原黨委書記楊建新、商南縣政府原縣長崔華鋒等職務犯罪案件,不斷鞏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聚力打造營商環境法治最優區,為“一都四區”建設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和保障。市中院把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和保障企業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推進,與市工商聯簽訂《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合作協議》,在全市開展百名法官包聯百家民營企業的聯企送法“雙百”活動,送法進企業200多次,在基層法院設立“助企法庭”“優化營商環境法律服務聯系點”等,下好“暖企安商”先手棋。市中院牽頭負責的3項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在省評中獲得1個第一、2個第二,創新機制及做法入選第二批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
為助力法治政府建設,市中院出臺規范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規定,通報7起典型案例,為“兩拆一提升”等行政執法提供決策參考。監督支持依法行政,積極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發布第十一期行政審判“白皮書”,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93.81%,位居全省前列。加強府院協調聯動,深化司法與行政聯席會議機制,全市依法行政水平持續提升,政府公信力不斷增強。
“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考察時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
商洛兩級法院全面準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國之大者”,擔當“法潤秦嶺”使命,落實恢復性司法理念,發布涉礦產資源犯罪典型刑事案例,發揮商洛市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職能作用,洛南法院設立全國首個秦嶺紅豆杉司法保護基地,用司法之力真正還秦嶺以寧靜、和諧、美麗。法院守護秦嶺做法被中央電視臺、《法治日報》等主流媒體報道,并被《人民法院報》頭版頭條刊載宣傳,市中院被表彰為“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先進集體”。
站穩人民立場 持續傳遞司法溫情
商洛兩級法院堅持將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緊緊圍繞“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為民情懷,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
圍繞訴訟服務中心主體功能,一體推進中國移動微法院、人民法院調解平臺、12368訴訟服務平臺、送達平臺、保全系統等為支撐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推動實現跨域立案、在線調解、指尖訴訟、智慧執行,讓訴訟服務“一網通辦”,訴服運行“一網統管”。構建的“1+N+1”多元解紛機制、訴調對接“丹鳳模式”、洛南法院“133”機制,被《陜西日報》報道,市中院被評為2022年度“陜西省人民群眾滿意的政法單位”。
緊盯涉民生領域糾紛,強化弱勢群體保障,在全市設立旅游、家事法庭各8個,指導商州、丹鳳、柞水等法院,籌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未成年人法庭、紅色法庭、生態法庭,扎實開展巡回審判,把司法服務送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全市47個派出法庭中,已創建省級示范5個、達標28個,標準化、規范化“兩化”建設率達到70.02%,居全省第一,涌現出了陜西省“楓橋式人民法庭”商州法院沙河子法庭等一批先進典型。
2022年,商洛兩級法院加大執行力度,全力破解執行難題,共受理執行案件10692件,執結10351件,執行到位金額14.7億元。依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深度宣傳《反有組織犯罪法》,累計出動警車23輛、抽調干警70多人、發放宣傳單8000多份,覆蓋商州轄區18個鎮辦。審結教育、醫療、勞動爭議案件299件,保障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勞有所得,國內首檔青少年全媒體模擬法庭欄目“紅領巾法學院”走進商洛中院錄制,并在陜西電視臺展播,加強弱勢群體訴訟權益保護,依法為當事人減緩免交訴訟費294.47萬元,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28件165人,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度持續提升。
深化改革創新 著力提升司法效能
改革創新是第一動力。市法院緊緊圍繞“司法體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中居于重要地位”的精準定位,守正創新、蹄疾步穩,不斷提升司法效
能,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對標先進法院創建標準,選派審判團隊和優秀干警到發達地區、先進法院學習交流,結合商洛實際和審判業務,錨定一流訴訟服務、爭創一流審判業績、建設一流法院隊伍,推出高質量發展的“十個一”建設活動,實現執法辦案、司法為民、理論調研、作風建設巨大轉變。以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試點改革、審判權責清單制度和院庭長審判監督責任等司法改革為驅動,助推審判執行事業健康發展。充分運用“三項機制”,及時調整黨組班子分工,選優配強中層領導,組建4個扁平化辦案團隊,由院領導擔任團隊長;建立市中院黨組班子“一對一”包抓縣區法院機制,對機關21名法官助理實行序列化管理,調整交流法官崗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內生動力不斷激發。
為了營造干警比學趕超、能動司法的良好氛圍,市中院按照“忠誠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潔、剛正不阿、改革創新”的新時代人民法院文化內涵,謀劃加強法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建設思路,全面鋪開新樓文化標識布設,面向全市法院征集干警及家屬的書法、繪畫、攝影、法律格言警句400多幅(條),著力打造書香法院。制定年度輪訓計劃,與西北政法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舉辦商洛法院刑事審判工作培訓班,全方位培養法治人才。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關重要。商洛兩級法院將以堅定不移的政治忠誠,持續推進法院黨建與審判執行工作深度融合,以公平正義的法治堅守篤行不怠服務發展大局,以司法為民的政治理念矢志不渝踐行為民初心,為推動法院工作提質增效、服務“一都四區”建設、譜寫商洛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強司法保障。
策劃:王金林 組稿:任丹江 程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