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賈玉龍)2021年5月10日至6月8日,省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市開展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021年8月反饋了督察報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嚴格對照要求,制定整改方案,扎實推進整改。截至2022年12月底,本次督察反饋的24個具體問題已有23個完成整改,剩余1個問題正在按時序進度整改,并取得階段成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環保督察整改政治責任。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對督察反饋問題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嚴肅對待,以硬作風、硬責任、硬舉措推進整改落實。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商洛市貫徹落實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反饋問題整改方案》,建立整改任務清單,形成了整改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將督察整改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黨政目標責任考核、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體系,加大督查督辦及考核問責,多層次、多維度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市紀委監委針對督察組移交的3個責任追究問題,制定問責工作方案,完成追責問責工作。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動整改措施全面落地見效。持續推進空氣質量提升行動,不斷強化“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等六項措施,優化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結構,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屢創新高,連續6年進入全國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行列。繼續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全市11條主要河流23個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國家地表水考核標準,水環境質量持續位居全省前列。扎實開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土壤環境質量保持安全穩定。全面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嚴格生態空間管控,零容忍打擊秦嶺“五亂”及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強尾礦庫安全監管,全面落實林長制及秦嶺網格化管理,提前完成小水電整治任務。
堅持標本兼治,從源頭上解決生態環境保護深層次問題。大力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不斷壯大新材料、綠色食品、健康醫藥和清潔能源產業,推動產業園區提質升級,實施礦業“五化”轉型發展。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生態銀行、林業碳匯等項目取得新突破。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頒布《商洛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大綠色創建,柞水縣被命名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商州區、柞水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下一步,我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抓好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確保既定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創建,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商洛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