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毛鵬)商洛市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重點實施產業開發、基礎設施、民居環境、脫貧能力、社會事業建設,有效解決制約貧困區域發展的瓶頸問題,推動貧困區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正朝著“五化”方向邁進。
產業增收長效化。圍繞特色長效產業發展,新發展以種、養、加、流通和服務業為主的專業大戶2475戶,專業合作組織57個,努力實現產業增收長效化,著力促進貧困區域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基礎設施便民化。圍繞“五通”和“六到農家”項目建設,修建蓄水窖,鋪設引水管道,解決飲水困難。新修村組道路、入戶聯戶路,架設農電線路,新修基本農田2647畝、灌溉渠道30.78公里、河堤33.64公里,努力實現基礎設施便民化,大力改善貧困區域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民居環境城鎮化。圍繞家庭環境、公共環境優化和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改房、改廚、改廁、改圈 、修建“三位一體”沼氣池,硬化庭院,修建公共廁所、垃圾池,鋪設排污管道,移民搬遷,努力實現民居環境城鎮化,逐步推進貧困區域城鎮化進程。
人口素質技能化。圍繞服務城市建設、陜南移民搬遷、工業園區建設、特色產業發展,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勞務技能培訓,實現穩定就業6599人,努力實現人口素質技能化,不斷增強貧困區域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社會事業功能化。圍繞設施配套完善、服務功能健全、養老醫療覆蓋和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新建村衛生室(計劃生育服務室)23個、村小學4所,新農保覆蓋64103人、新合療覆蓋76330人、低保救助8853人扶貧項目到戶扶持8466戶,努力實現社會事業功能化,有效提升貧困區域基本公共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