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我市積極推行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制度,以建立“第三方調解”機制為突破口,精心組織,穩步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2009年以來,各縣區醫療糾紛逐年上升,對社會和諧穩定造成了負面效應。對此,各縣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醫療糾紛化解工作,積極開展調研,組織召開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化解醫療糾紛的分析會、座談會,深入剖析研究醫療糾紛發生的成因、特點和化解的措施,在繼續沿用多種預防和處置方式的基礎上,構建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制作為重建醫療機構新秩序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積極引導醫患雙方選擇非訴訟糾紛化解方式,按照人民調解的運作流程,理性化解糾紛,實現醫患和諧。鎮安縣醫調委共有委員7人,聘請退休法官、醫生擔任專職調解員,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底,共受理醫療糾紛15件,調解結案15件,調解成功15件,調解協議全部已履行,結案率、成功率、履行率均達到100%。洛南縣于2010年9月成立醫患糾紛調委會,配備2名法律專業專職調解員,聘請資深律師、保險公司職員和衛生局退休干部擔任兼職調解員,醫調委成立至今,調處糾紛7件,調處成功7件,無一例重復訪。
目前,我市各縣區均在建或已建醫患糾紛調委會,在調解醫患糾紛方面發揮著很大作用。醫調委作為專門處理醫患糾紛的民間調解組織進行居中調解,程序簡化,方法靈活,快速高效便捷地解決了一批突發重大醫患糾紛,防止了矛盾激化升級釀成民轉刑案件,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同時,規范了解決醫患糾紛的途徑、程序、原則和標準,把說服教育當事人依法表達訴求、依法提出個人主張、依法維護自己權益貫穿調解的全過程,防止了患方鬧事上訪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