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民生

茶香溢滿商洛山

2025-04-22 07:31:06

來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報

  本報記者 李小龍 王江波 陜西日報記者 王佳偉

  4月16日,柞水縣杏坪鎮中臺村村民在茶園采摘茶葉。

  4月15日,海拔1100多米的山陽縣黃花嶺上,3萬多畝茶園郁郁蔥蔥。

  村民將采摘的茶葉倒入竹筐

  4月17日,在沁園春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育苗基地,工人細心拔掉茶苗旁邊的雜草。

  3月28日,鎮安縣2025年象園茶開采季活動拉開帷幕,茶藝師現場進行茶藝表演。

  4月13日,沁園春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人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剛剛采摘回來的春茶。

  4月17日,一批來自西安的游客在丹鳳縣武關鎮毛坪村茶園觀光。

  4月16日,迎著清晨的曙光,范培勇再次踏進蔥郁的茶園,和前來采茶的村民一道,忙碌地采摘起嫩黃的芽葉,并輕輕放入竹簍中。每當采完一壟茶樹,他都會抬頭看一眼眼前蔥郁茶園,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

  “誰說柞水無法種植茶葉?我們不僅種出來了,還迎來了第4個采摘季。如今,我們已收獲了150多公斤干毛茶,并且全部銷售一空。”范培勇滿心歡喜地說。

  事實上,柞水人并非沒有嘗試過發展茶產業。早在2012年,杏坪鎮天埫村村民就曾嘗試大規模種植茶樹,之后縣里也不斷有人進行嘗試,但均以失敗告終。這主要是因為柞水地處高緯度地區,冬季嚴寒,茶苗難以存活。

  范培勇作為杏坪鎮中臺村的黨支部書記,2018年之前,目睹著村莊缺乏主導產業的困境,內心焦急萬分。經過不懈努力,從2018年初試的60畝茶園,到2025年5000多畝的茶園規模,在他的帶領下,柞水茶葉引種成功了,將茶葉種植向北推進了近100公里,創造了商洛南茶北移的歷史性突破。

  而與柞水接壤的鎮安縣達仁鎮,則擁有悠久的種茶歷史。其源頭可追溯至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自劉氏家族遷種第一棵茶樹起,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這里,是中國最北方的茶區之一,也是商洛茶文化的發源地。

  4月17日,象園村黨支部書記劉道儉正耐心地為茶農講解采摘春茶的要點:“采摘春茶時,切記不能一把抓。要采一芽一葉,按照高標準、嚴要求進行采摘,才能制作出高端有機茶。”茶農在茶樹間穿梭,快速采摘著嫩葉,歡聲笑語回蕩在茶園中,享受著春日里的幸福時光。

  “象園村的村民,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茶葉的習慣。他們種茶、采茶、制茶的技藝代代相傳,積淀了獨特厚重的茶文化。”劉道儉自豪地說。

  鎮安縣佳茗茶葉專業合作社劉東是劉氏家族的后裔,他說:“我家一直以種茶為生,已有五代人從事茶葉種植。我從小就在茶樹的陪伴下成長,對于種茶、采茶、制茶的每一個環節,我都了如指掌。”

  事實上,象園茶的蛻變,正是鎮安茶產業發展的一個生動寫照。目前,鎮安全縣種植茶葉11.8萬畝,茶葉企業5家、加工廠23家、專業合作社45個,預計全年干毛茶產量1300噸,全縣茶葉年可實現產值3億元,茶葉已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葉”。

  而在商洛,茶葉種植規模最大、名聲最響亮的當數商南茶。

  4月13日,商南縣試馬鎮馬泉山的茶園里,茶樹梢頭擠滿了嫩綠的茶芽,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數10名采茶工人身系竹簍,在茶園中忙碌地穿梭。

  沁園春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加工車間內,機器聲轟鳴、茶香四溢,工人正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剛剛采摘回來的春茶,經過理條、殺青、烘干等一系列生產步驟,最終制成優質的茶葉。

  提及茶產業,商南人總會想起為茶產業奉獻了一生的張淑珍。雖然她已離世,但她的名字卻與商南茶緊密相連。她用60多年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開創了商南茶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輝煌歷程。她以茶樹綠化了商南的山川,用“南茶北移”的奇跡,改變了商南的面貌,書寫了北緯33°的種茶傳奇。

  在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雙山茶旅綜合體,這里新建成的全省最先進的數字化綠茶生產線上,技術工人正在忙碌著,將剛剛收上來的鮮茶葉進行攤晾、殺青、做形、烘干,一批批優質茶葉就從這里生產出來。

  “這條生產線現在日處理鮮葉量可達2500公斤,制茶全過程均采用機器控制,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茶葉的品質。”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總經理劉保柱介紹。

  如今的商南,隨著茶產業的蓬勃發展,曾經的荒山禿嶺已變得郁郁蔥蔥,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茶園觀光體驗。

  今年58歲的商南縣油坊嶺村村民湯宏盤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毅然決定將自己在縣城經營多年的飯館搬回村上,利用自家的房屋辦起了特色農家樂。沒有了房租等成本,他的農家樂生意越來越紅火,每年的收入也十分可觀。

  “真沒想到,回到村里后的生意竟然比在縣城還好。一年下來,能掙個十來萬塊錢呢!”湯宏盤高興地說。

  截至2024年底,商南縣有規模以上茶葉加工企業8家、茶葉專業合作社90多個、茶葉初制加工廠200多個。全縣共發展茶園29萬畝,其中豐產茶園18萬畝,可年產茶葉8800噸,產值超20億元,實現了“人均一畝茶”,真正讓綠水青山的生態好顏值轉化成群眾增收致富的經濟好價值。

  如今的商南縣,已成為我國北部新興的優質茶葉生產基地和有名的“茶葉之鄉”。商南縣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陳耀說:“下一步,我們將以品牌建設為突破口,繼續唱響生態茶的優勢,依靠技術科技賦能,在新產品研發上下功夫,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綜合價值,把我們的生態好產品轉化為好商品和好效益,讓茶農和群眾享受到實惠。”

  除了商南茶,山陽縣的茶葉種植面積也緊隨其后。

  4月15日,海拔1100多米的山陽縣黃花嶺上,3萬多畝茶園郁郁蔥蔥。如今,這里的蓮花茶已發展成為綠茶、紅茶、白茶三大系列,并依托茶廠建起了茶創小鎮。

  山陽縣金橋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紅飛說:“這里的連片茶園是3.15萬畝,其中1.2萬畝的茶園是我們企業的,公司的茶葉出口到了中亞。”

  目前,山陽縣累計發展茶葉基地19萬多畝,建成萬畝有機茶園3個,8000多戶群眾牢牢鑲嵌在茶產業鏈上。

  與商南縣緊密相連的丹鳳縣武關鎮、竹林關鎮也是茶葉生長的好地方,這里產的高山茶遠近聞名,目前丹鳳全縣發展茶園2.3萬畝。

  在商洛,茶產業富裕了百姓,促進了三產融合,成了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經濟發展的“黃金葉”,綠水青山的產業優勢已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勝勢。

  “茶產業是我市特色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市按照穩面積、優結構、強品牌、提效益的發展思路,全面推進全產業鏈培育,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態勢。”市特色產業與休閑農業指導中心干部王凌云介紹。

  截至2024年,全市茶園面積已達62.03萬畝,擁有茶葉企業68家,茶農合作社154個,干毛茶產量1.25萬噸,干毛茶產值高達25.71億元。

  商洛茶葉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商南茶”和“象園茶”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認證;秦嶺泉茗被認定為陜西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成為陜西六大名茶之一。茶葉先后銷往馬來西亞、泰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

  • 相關閱讀
  • 商洛市開展“4·20秦嶺衛士行動日”集中宣傳活動

      本報訊 (記者 王天彤)為進一步加大《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宣傳與貫徹落實力度,在全社會積極營造愛護秦嶺、保護秦嶺、敬畏秦嶺的良好氛圍,不斷強化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思想認知與行動自覺...

    時間:04-22
  • 銀發游客樂享秦嶺康養之旅

      本報記者 李小龍 王江波 陜西日報記者 王佳偉  4月16日21時20分,伴隨著悠長汽笛聲,“美麗中國·康養丹鳳”北京至丹鳳旅居專列滿載近500名銀發旅客,從北京豐臺站緩緩啟程,駛向秦嶺深處的康養小城丹...

    時間:04-2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性按摩xxxx|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两个小姨子完整版| 欧美深夜福利视频|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电影| 色哟哟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2345成人高清毛片| 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一级片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a级作爱片金瓶双艳|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入口|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aaa毛片免费观看| 成人动漫h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末成年ASS浓精PICS|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狠狠操.com| 六月婷婷综合网|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真实毛片免费观看|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榴莲榴莲榴莲榴莲官网| 免费观看成年人网站| 老子影院dy888午夜|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91抖音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2020天天干|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视频黄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