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晚,山陽縣舉辦元宵燈謎晚會,眾多居民和游客參與。
本報記者 張 英
隨著“陜西·秦風楚韻 年味商洛”線路入選“歲時節令 自在鄉村”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春節期間,商洛再次成為新春文旅焦點,不少游客選擇來商洛開啟一場難忘的新春之旅。
這條線路以商洛市為核心,將分處黃河和長江流域的4個縣區,分屬秦文化和楚文化的兩個文化板塊串聯起來,涵蓋了洛南音樂小鎮、丹鳳棣花古鎮、商南縣金絲峽、山陽漫川古鎮、柞水鳳凰古鎮、柞水溶洞等多個景區和鄉村旅游點、特色村落,不僅展示了商洛獨特的自然風光,還深度挖掘了商洛的歷史文化、年俗文化,形成“一程跨雙流域、三日覽千年史”的獨特體驗。外地游客既可駕車穿越秦嶺秘境,亦可乘西商城際列車來商感受現代文旅節奏。
春節期間,新落成的秦嶺博物館成為熱門打卡地。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遠道而來的游客,都通過參觀一件件珍貴的展品,深入了解秦嶺祖脈文化,領略大美商洛的獨特魅力。
走進館內,講解員滿懷熱情,用生動的語言引導游客深入了解各類展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蘊。目前,館內設有6個展廳,包括了秦嶺歷史文化展和商洛歷史文化展,不僅陳列了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古老文物,還有地質、生物等自然類標本和當代歷史見證物。這些豐富多樣的展品敘說著秦嶺的文明脈動,展現著秦嶺的山水風貌。
游客紛紛表示,此次新春之旅不僅讓他們領略了商洛的自然美景,更深刻感受到了商洛歷史文脈的獨特魅力,不虛此行。
據悉,秦嶺博物館的日均參觀人數屢創新高,自1月24日起全面開放運營,截至2月3日共接待游客5萬余人,春節期間每日平均接待6500余人次,成為新春旅游的熱門打卡地。
洛南音樂小鎮是國家4A級景區,春節期間各種形式的新春民俗表演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游玩。其中,一場非遺“打鐵花”表演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當日,音樂小鎮的露天大舞臺周邊座無虛席,隨著1600℃的鐵水被拍打至高空,萬點鐵水璀璨耀眼,如流星劃過天際,又如煙火盛開于夜空,其壯麗景觀將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洛南靜板書表演也是不容錯過的精彩。這種由一人熟練操控6種不同的樂器,進行吹、拉、彈、唱演出的獨特表演形式,不僅展示了藝術家的精湛技藝,也傳遞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丹鳳棣花古鎮是商於古道文化景區的主要板塊之一,走進棣花文化旅游景區,撲面而來的是塵封已久的秦、楚、宋、金文化的呈現。春節期間,棣花古鎮景區組織開展了“篝火晚會、宋金兵巡游、狀元巡游、新春快閃”等10多個活動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游玩。
2月6日,棣花古鎮景區舉辦了盛大的民俗社火巡游活動。彩車、舞龍、舞獅、高臺芯子等一連串傳統民俗社火表演,一路行進,一路歡舞,所經之處,人潮如織,熱鬧非凡,為游客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
棣花鎮的文旅活動豐富多彩,持續不斷,不僅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游玩體驗,更充分展示了文化旅游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與活力。據官方統計,截至2月6日下午6時,全鎮各景區接待游客總數已超過28萬人次,再次掀起旅游熱潮。
位于山陽縣的天竺山景區以其壯麗的雪景,成了游客爭相留影的熱門目的地。特別是在春節期間,景區精心策劃并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活動,極大地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使得景區的人氣顯著提升。
“由于天竺山海拔較高,氣溫較低,山頂的積雪一直未融化。這是冬季首次對外開放,春節期間游客絡繹不絕,我們全體工作人員都堅守在崗位上。”景區工作人員介紹。
位于柞水縣的鳳凰古鎮始建于唐代,至今仍保留著眾多明清時期的老字號客棧和作坊。古鎮的街道兩旁布滿了商鋪,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商品,如古玩、茶葉、點心、工藝品等。從臘月開始,古鎮居民就與游客齊聚一堂,共同體驗古老的集市文化。古鎮的每一塊青石板都承載著歲月的印記,每一座古建筑都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游客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那份獨特的古樸與寧靜。
此外,柞水溶洞景區自然奇觀也成為游客熱門打卡地。這里全年溫度維持在約22℃,洞內石柱形態各異、千姿百態。洞外的古道嶺上建有時光隧道等游娛項目,深受年輕人喜愛。春節期間,這里舉辦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柞水漁鼓以及傳統年俗展演活動。
味覺記憶是這場新春之旅的溫暖注腳。從洛南豆腐的細膩滑嫩到漫川八大件的豐盛講究,從商芝肉的醇厚濃香到洋芋糍粑的軟糯爽口,20余種特色美食串聯起“舌尖上的商洛”……這里的每一道佳肴都蘊含著豐富的地域文化,讓游人在品嘗中領略商洛的獨特風味。
與此同時,春節期間,我市精心策劃了“三秦四季年味商洛”系列活動,包括文藝惠民演出、群眾文化活動、非遺體驗活動、宣傳促銷活動以及文旅惠民利民活動,將自然景觀與文化體驗深度融合,打造出獨具辨識度的商洛新春文旅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