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俊峰 陳疆慧)近日,市市場監管局正式發布《商洛市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VEP)評估技術規范》《商洛市生態產品商標價值評估規范》《商洛市生態產品(農業類)評估規范》三項市級地方標準,并于2025年2月2日起實施。
我市2024年入選全國首批、西部唯一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路徑,由市發改委承擔,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福智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省生物農業研究所制定三項標準,將綠水青山“好顏值”轉化為金山銀山“好價值”,持續推進商洛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國家試點工作。
三項標準的發布,一是主要通過核算特定地域生態產品價值,將實現對生態資源更為合理的利用,進而縮小與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達成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的雙贏態勢;二是對優質的生態產品賦予特定商標并打造成一定的品牌,是增加綠色優質生態產品供應,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優質生態產品溢價,生態產品供需關系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新的平衡;三是對于規范生態產品的生產和評價、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這三項標準發布后,將為我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技術指引、技術支撐和量化依據,通過持續探索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可行性路徑,促進生態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高標準引領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