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畝產提高5公斤左右
本報訊 (通訊員 段光耀 黨文麗)5月20日,筆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我市近日印發《商洛市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工作方案》,以持續提升糧油單產水平為目標,推進整建制單產提升、關鍵技術推廣、農機農藝融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防災減災等重點工作,確保大面積單產提升66萬畝以上,帶動全市糧食畝產提高5公斤左右。
立足資源稟賦,推進整建制單產提升項目。打造洛南縣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依托糧油綠色高效提單產、糧油規模經營主體單產提升、“一噴三防”等中央和省財政補助資金,以大豆生產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大力推廣“良種勻苗增粒”技術,努力打造百畝方5個,千畝“黨政一把手”指揮田1個,帶動全縣大豆畝產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
建立“四田”制度,帶動大面積單產提升。推進“百千萬”綜合示范基地建設,堅持“五良協同”,高標準建設縣(鎮)委書記指揮田、縣(鎮)長樣板田、局長高產田、專家攻關田“四塊田”,創建一批糧油作物高產示范片。力爭百畝核心攻關田畝產比當地平均水平高20%;高產示范千畝方,畝產比當地平均水平高15%;輻射帶動萬畝片,畝產比當地平均水平高10%。
推廣關鍵技術,實施單產提升行動競賽。圍繞馬鈴薯、玉米、大豆、油菜、小麥等主要作物,分區域、分品種制定單產提升方案,聚焦玉米增密度、大豆良種勻苗增粒等核心技術,全面啟動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競賽,洛南縣作為糧食生產保障縣,單產提升關鍵技術覆蓋度達到60%,其他縣區的糧食生產大鎮、大村技術覆蓋度達到50%以上。
探索模式方法,聚力建設高標準農田。按照“統一規劃、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原則,探索推廣“先流轉、后建設”模式,對零散田塊進行統一規整,實現“小田變大田”,適應規模化經營和機械化生產需要,提升糧食集約化生產水平,全年建成高標準農田6萬畝,高質量完成在建、申報待批、國債項目及2024年計劃下達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融合農機農藝,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引進小型山地機械、專用復合種植機械,開展適宜山地作業機械研發、示范,做好引進機具適應農藝要求的改裝改造,引導合作社、農機大戶因地制宜加快指夾式、氣力式等高性能機型升級換代,對糧油作物高性能機具實施優機優補。加強“倒春寒”、干旱、“爛場雨”等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完善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預案,推動自然災害及時定損理賠,最大限度減輕農業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