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陜西日報記者 王晨曦 通訊員 劉 娜)7月以來,全國各地迎來了持續高溫天氣,地處秦嶺腹地的商洛市成為游客避暑納涼的好去處。
依托秦嶺獨特秀美的山水風景,商洛市推進全域環境大提升,景區不斷提檔升級,文旅產業穩步復蘇,旅游市場人氣飆升,助推商洛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西商城際列車成為外地游客來商洛旅游的最新交通方式,乘著列車,穿越秦嶺,一個多小時就到達了目的地。西安到商洛的通行時間大大縮短,也更好地滿足了外地游客周末和節假日的短途旅游。
憑借18℃的愜意涼爽溫度,柞水溶洞成為省內周邊游客優先選擇之一,景區旁邊還有鳳凰古鎮,其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十分厚重。景區管理處負責人介紹:“柞水溶洞有鬼斧神工的溶洞景觀,鳳凰古鎮是歷史悠久的古鎮,雙方聯動之后產生疊加效應,在夏季很受歡迎。”
與此同時,金絲峽景區也迎來暑期客流量的高峰。“這兩天,景區的客流量已達1萬人次。周邊的民宿已經是家家爆滿,來之前必須提前預訂。”金絲峽景區導游李媛媛說。
據牛背梁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盛夏時節,山中溫度在22℃左右,豐富的植被、多樣的水景,吸引包括北京、山東、上海等地的眾多游客進山親水。游客可以坐竹筏、體驗摩托艇、在淺灘戲水等,感受夏日清涼。
商洛地處北緯33°,平均海拔1000多米,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5000多個,有著“中國康養之都”之稱。商洛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挖掘豐富多彩的避暑資源和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目前,商洛市委、市政府正在積極開展“中國天然氧吧市”“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氣候生態品牌的創建工作,研發氣象旅游研學路線,著力培育集“氣象+度假休閑、游憩觀光、文化創意、鄉村旅游、生態農業”等多元化的避暑經濟,真正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