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記者 徐 穎
“商洛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發現我們有一份資料填寫得不規范,當場指導我們重新填寫。不到兩個小時,我們就順利領取了營業執照。”近日,商洛瀚晶硅業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吳瓊說。
前不久,商洛瀚晶硅業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落戶。該公司是近年來商洛市引進的唯一一家臺商獨資企業,總投資2000萬元。公司主營金屬硅原料開采及加工,可為新能源汽車、第三代半導體、光伏以及有機硅等產業進行原物料供應,將對商洛市加快構建現代硅產業體系發揮積極作用。
為助力企業順利落戶,商洛市市場監管局積極靠前對接服務。該局負責外資登記的工作人員在申請人進行前期咨詢時,就告知對方企業開辦所需的資料和流程,引導申請人進行網上申請,及時回復咨詢問題,指導申請人正確填寫相關表格。
在線下遞交材料時,商洛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發現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書及住所證明存在書寫錯誤,按照規定需要更換材料才能辦理營業執照。根據商洛市市場監管局印發的《行政許可事項“容缺受理+承諾制”工作方案》規定,申請人辦理的事項屬于“容缺受理+承諾制”受理范圍。該局啟動“容缺受理”機制,指導申請人簽訂容缺受理承諾書,修改補正相關材料,企業順利領到了營業執照。
“容缺受理”指對基本條件具備、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條件或申請材料欠缺的政務服務事項,經申請人作出相應承諾后,政務服務部門可先予受理,并當場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材料、補正形式、補正時限和超期補正的處理辦法。在申請人補齊補正材料后,政務服務部門于承諾時限內及時出具辦理結果意見,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頒發相關批文、證照。
“容缺受理”機制打破了原來“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再受理”的傳統模式,避免了“資料不齊不受理,補齊材料再受理”造成的申請人多跑腿、辦理時間長等問題,大大縮短了整體審批時限,降低了經營主體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受到辦事群眾和企業的高度稱贊。
這是商洛市市場監管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的一個縮影。
為落實好我省“三個年”活動相關部署,今年以來,商洛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提升審批服務效能,以服務群眾、服務企業為導向,以制度創新求突破,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間、增便利,著力打造辦事更高效的政務環境、市場更滿意的政策環境、支撐更有力的要素環境和預期更穩定的法治環境。目前,商洛市企業開辦時間已壓減至1個工作日內。
在優化服務的同時,商洛市市場監管局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探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首次免罰”“觸發式監管”等包容審慎監管新模式,進一步細化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不斷規范執法行為;構建全鏈條企業信用制度體系,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互聯網+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持續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重點監管”“三位一體”的全領域、全覆蓋、差異化監管,監管方式更具靶向性、科學性,監管效能不斷提升,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有序,市場活力持續激發。
今年一季度,商洛市新登記經營主體數量穩步增長,其中新登記企業數量同比增長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