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五一”堅守崗位的勞動者
本報記者 方 方
編者按:勞動最光榮,奮斗最美麗。“五一”小長假,當人們計劃著如何享受美好時光時,有一群人卻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舍棄假日,放棄與家人的團聚,用辛勤和汗水服務群眾,用堅守詮釋著勞動之美。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更是追夢人的舞臺。有夢想,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造出來。在“五一”這個崇尚勞動、贊美勞動者的日子里,記者走近堅守崗位的一線勞動者,用筆觸和鏡頭展示他們勞動的風采,感受他們的平凡和美麗。
建筑工人 吃苦耐勞 打造精品
“五一”假期,連續高溫,在秦嶺·商洛博物館項目建設工地上卻是一片繁忙景象,一批來自寶雞、藍田等地的建筑工人,依舊堅守在建筑工地上,55歲的榮中安便是其中一員。
榮中安正在修建管井
榮中安負責在工地上和水泥、砌磚,在他的手里磚塊被水泥一層層嚴絲合縫地砌在一起,豆大的汗珠從他的臉上滑落,浸濕了衣衫,他用布滿老繭的雙手重復著一遍又一遍的動作,砌完一層磚,他來不及擦掉臉上的灰塵,便仔細查看磚塊之前的平整度,并輕輕鏟掉了多余的水泥。“我從30歲進工地,跟著師傅學習砌井、砌墻、擰鋼筋,什么能干我就學什么,為養家糊口,我在全省各地的工地都干過活。”榮中安做了25年的建筑工人,常年奔波在外,背井離鄉,他與同事們同吃同住,無論嚴寒酷暑,都堅守崗位。想到兒子今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老家順利就業,榮中安心里抑制不住的高興,干勁更足了。
“工地平時免費提供熱水,天氣熱了還有2個小時午休時間,領導時不時地關懷,讓我們干活更有動力。”榮中安說,工作累點苦點沒關系,重點是大家齊心協力把活干好,才能無愧于心。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者的每一滴汗水都有重量,他們就像一束微光,以微光匯聚萬丈光芒,照亮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垃圾處理工 堅守一線 保持潔凈
4月29日8時許,47歲的王衛青騎著電動自行車,風塵仆仆趕到位于商州區大趙峪街道龍山垃圾填埋場北側的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穿好工作服后,她立即進入了工作狀態。
王衛青分揀垃圾
商州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主要對全市770多家餐廳、企事業單位食堂以及71個住宅小區的餐廚垃圾進行收運處理,日處置餐廚垃圾約30噸。“天氣熱了,這里的氣味非常難聞,不過我習慣了,工作就是干一行愛一行,處理好這些垃圾,也算是為建設美麗商洛出一分力。”4年前,王衛青成為一名餐廚垃圾處理工人,每天8點半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負責垃圾分揀。面對成噸的餐廚垃圾,王衛青眼明手快,熟練地拿著鉗子將塑料制品夾出,一車垃圾分揀完后,她又趕忙拿起鏟子把接料盤里的餐廚垃圾鋪平整,方便其他同事分揀。一會,餐廚廢渣經過處置變成復合肥原料,泔水經過油水分離后,油脂轉化為生物柴油。
一天下來,王衛青累得腰酸背痛,她沒有抱怨,仍然堅守在垃圾清運一線,為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默默奉獻自己的力量。
汽車駕駛員 貼心服務 溫暖旅客
“抱歉,這次假期我陪不了你們,以后有時間一定帶你們出去玩。”4月28日,家住商州區的汽車駕駛員于英奇接到公司加班通知,他向家人說明情況后,立即動身趕往商南縣金絲峽景區,負責駕駛景區擺渡車,迎接“五一”假期的游客。
于英奇打掃車內衛生
到達景區的第一天,于英奇提前半小時到崗,檢查車輛狀況、打掃車輛衛生、熟記駕駛路線,以便安全接送游客。“師傅,這邊過去得多久?”“師傅,車上空調怎么開?”……當天,景區內游客很多,車內空間相對狹小,加上天氣炎熱,游客難免有些抱怨,面對大家提出的各種問題,于英奇都耐心回復,并講解起當地路況,提醒大家上下車注意安全,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得到了游客的夸贊。傍晚工作結束,于英奇并沒有著急回去休息,而是圍著車子仔細檢查,一會兒敲敲輪胎,一會兒檢查發動機,再回到車內清理垃圾、擦拭座位把手,確保車輛安全、車內整潔。
“我年輕的時候喜歡開車,沒想到一開就開了一輩子。”1980年,于英奇從商洛市技工學校汽車修理專業畢業,成為商州區第一批專業學校畢業的駕駛員,先后開過貨車、長途汽車、旅游大巴。如今40年駕齡的于英奇表示,自己還有幾個月就退休了,今年要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崗,為他熱愛的事業畫上完美的句號。
生鮮理貨員 注重品質 確保安全
5月2日6時,城市漸漸蘇醒,天天樂生活超市商州文化廣場店生鮮理貨員閆淑霞就趕到了超市的冷藏保鮮庫,開始檢驗公司配送的新鮮蔬菜,并與同事一起將檢驗合格的蔬菜搬運到超市內。
閆淑霞分類上架蔬菜
“節假日客流量大,我們會比平時早到30分鐘,確保在營業之前把到貨的蔬菜全部分類上架。”閆淑霞一邊修剪著香菇一邊說,上架的蔬菜有近百種,需要在一個半小時內進行分揀和包裝,保證蔬菜的干凈完整。
早上8時許,顧客陸續進入超市挑選蔬菜,經過多人挑選后,蔬菜攤有些雜亂,閆淑霞立即把蔬菜重新擺放整齊。“彩色青椒和普通青椒有什么不同?”“口感、營養成分、辣度都有差別,您可以嘗試一下。”在冷藏展示柜旁,面對顧客的詢問,閆淑霞及時給出回復。9時許,買菜的群眾越來越多,不一會兒稱重臺前擠滿了人,整理完蔬菜的閆淑霞看到后,趕忙跑到另外一個稱重臺旁,幫忙稱起了蔬菜,避免顧客排隊擁堵。
“這個工作就是要眼里有活,手不能停。”閆淑霞說,整理堆頭、填補蔬菜、打掃衛生、防止蔬菜磕碰,看似簡單,但十分煩瑣,到了節假日工作量更大,但是想到群眾隨時能購買到新鮮健康的蔬菜,她便不覺得辛苦,認為一切都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