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汪 杰)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牢“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責任,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丹江、洛河、金錢河、干佑河等11條河流、23個監測斷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考核標準,水環境質量同比提升了2.4個百分點。
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在持續推行河長制、目標責任制、出境斷面水質月監測通報制、治污項目進展月排名通報公示制及約談提醒、媒體曝光、一票否決等的基礎上,針對南洛河、黑漆河水生態環境問題建立了問題斷面、重點工作周調度督導幫扶推進機制,推動上下游聯防聯控、左右岸協同治理,確保斷面水質得到有效改善;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污水處理日調度機制,堅持每日調度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城鎮污水處理情況,全力保障水環境安全。
著力強化水源保護。全面貫徹落實《陜西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扎實開展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全市9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全部到位,16個農村“萬人千噸”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正在有序推進,62個農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案上報待批。堅持每月對中心城市、每季度對縣城及農村“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開展監測,按季發布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安全狀況信息,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加快補齊設施短板。加大污水收集管網排查力度,加快配套管網建設,新建工業污水處理廠1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58套,改造排水管網24.01km,市污水處理廠三期改擴建工程正在穩步推進。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監管,確保穩定達標運行,洛南縣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穩定達到《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8)A標準,其他縣區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目前,中心城區和縣城生活污水處理率分別達96.59%和94.71%,全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100%。
協同推進流域治理。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組織實施國考斷面“一斷一策”達標方案和碧水保衛戰年度實施方案,深入開展“抓點示范”、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和重點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策劃實施了工業廢水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8類52個項目,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166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30平方公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222.45萬畝,規模養殖場裝備配套率100%,城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
持續加大執法力度。持續推行生態環境網格化監管,健全了市、縣、鎮、村四級網格監管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嚴格實施《環保法》及四個配套辦法,深入開展水環境執法部門聯動,對水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今年以來,處罰生態環境違法企業87家,罰款646.13萬元,其中辦理按日計罰案件3件、查封扣押案件3件、限產停產案件2件、移送公安案件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