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任 勇 劉媛媛)今年以來,我市按照質量優先、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思路,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年改造農村戶廁2.37萬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2%,促使農村衛生條件有效改善,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強化制度建設。全市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則,制定“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推進方案,自下而上確定今后五年農村改廁目標任務和分年度目標,出臺加強農村改廁群眾意愿征詢、施工質量監督、施工驗收、后續管護運維、第三方評估、加強農村公共廁所管理等制度化建設文件,有序穩步推進,確保實現愿改盡改、能改盡改。
強化技術支撐。市上組織縣、鎮改廁技術人員觀摩學習農村衛生旱廁、小三格化糞池式衛生廁所、大三格糞污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邀請省農業農村廳、商州區衛健局改廁專家系統培訓戶廁改造的技術模式和施工方法,著力提升農村改廁隊伍專業技能。各縣區組建成立縣、鎮兩級農村改廁技術指導組,不定期巡回村組指導戶廁改造工作,深入解決農村改廁技術難題,有效提升了全市農村改廁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強化問題整改。市上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把戶廁問題摸排整改“回頭看”列為百日提升督幫行動的重點工作,組織各地采取“四級兩賬五步走”工作法,累計摸排農村戶用衛生廁所32.7萬座,實現全覆蓋。嚴格分類整改,對有小問題但不影響使用的,做到邊查邊改,立行立改,對因施工不到位、技術模式不適宜等導致的問題廁所,制定整改方案,嚴格銷號管理,確保農戶用上干凈衛生廁所。
強化示范帶動。堅持典型引路、集中連片、輻射帶動、全面覆蓋原則,優選基層組織能力強、農民群眾意愿高、后續管護有保障的村莊優先推進,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新建戶廁入戶進院,引導新改水沖式廁所入室進屋,積極推行節水型、少水型設施設備,建成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示范村97個,示范村常住農戶戶用衛生廁所覆蓋率達到80%以上,廁所糞污得到有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強化質量管控。按照先建機制、后抓建設要求,扎實推進商州區“首廁過關制”試點,針對高寒山區、坡塬川道、城郊集鎮地區,科學確定工程施工方式、質量控制體系、后期管護機制,探索總結農村改廁規范模式。加大糞污治理,組織山陽縣在易地搬遷安置區和改廁集中鎮辦,新建100立方米糞污集中處理設施5處,購置吸糞車輛6輛,配備智能管護服務系統,實現建管、維修和清掏一體化服務,為加速提升全市農村改廁質量、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