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楊遠彥 戴福汗
一年四季的守候、風雨無阻的出診、開展村民慢病管理、宣教健康知識……這是他的日常工作。他情系鄉村,扎根基層,救死扶傷。他40年如一日,守護著村民的健康,堅持愛心義診,開展上門巡診,累計行程20.6萬公里,救治患者2萬人次。他就是榮獲商洛市第三屆最美鄉村醫生、鎮安縣鐵廠鎮莊河村村醫祝龍清。
祝龍清,1959年出生,從小熱愛醫學。1979年高中畢業后,他被分配到莊河村醫療站工作。此時,剛剛畢業的他懷揣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夢想,扛起了守護村民健康的重擔。每天,祝龍清都要走上五十多里的山路去為村民診治,這條行醫救人的路,他一走就是41年。不管寒冬臘月還是風雨交加,他都是一如既往地行走在彎曲的小路上,只要有群眾呼喚,便立即前往,救治了一個又一個危重患者。雖然現已年逾花甲,但他依然精神抖擻,仍堅守在農村慢病隨訪、婦幼保健、傳染病防治等最基層崗位,按時完成上級交給的每一項任務。
鄉村行醫,需精通醫術,隨時做好各種突發疾病的治療準備。傷風感冒、刀傷燒傷燙傷、頭疼等一般常見疾病,祝龍清都手到擒來。每當有患病的村民來看病時,他總是耐心詢問病人的情況,給病人測量體溫、測量血壓,根據他掌握的病情進行精心治療,給出合理、可行的建議。
不管白天黑夜,還是風雨交加,只要村民需要幫助,祝龍清都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群眾進行醫療救治,讓身體患病的群眾情緒穩定,鼓勵他們戰勝病魔的信心。
2016年8月,莊河村一組老人潘有江,在家里用電鋸鋸檁子,不小心將自己的徑骨及小腿肌腱鋸斷,祝龍清一看處理不了,現場立即簡單包扎止血,親自護送縣醫院,辦理完住院手續,直到半夜2點才返回休息。2002年的一天,莊河村五組留守老人吳正干突然暈倒在房檐下,大汗淋漓,口唇青紫。獲悉情況后,祝龍清立即前往現場急診,經過檢測,老人昏迷由低血壓引起,他立即開始搶救,由于方法得當,措施準確,且聯合靜脈給藥,1個多小時后,患者緩慢蘇醒,經過一段時間治療老人身體康復。
祝龍清的衛生室里干凈整潔,一張桌子上擺著聽診器、血壓計、筆記本等診療工具。筆記本里面記載著莊河村7個村民小組、230位老年人病情,以便不定期為他們看開展診療服務。忙碌之余,祝龍清撰寫醫學論文10多篇,其中多篇獲獎。2017年7月1日《中醫藥法》正式頒布,他率先報名參加考試,2019年12月在西安市臨潼區參加由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專長醫師考試”,他以鎮安縣第一名的總成績順利取得了“中醫專長醫師資格”。
在莊河村,只要提起祝龍清,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夸口稱贊,而他早已成了村民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做一行、專一行,選擇鄉村醫生,就要更加努力學習,提高業務能力,以優質的醫學技術去服務更多需要服務的群眾。”這是祝龍清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