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亮
9月5日,送走最后8名隔離人員后,劉建柱和他的團隊從商洛中學隔離點撤出,入駐酒店進行“4+3”隔離,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上午10點了。
劉建柱是商洛中學政教處主任。8月21日,他接到指令:由他擔任商洛中學隔離點女生公寓北樓樓長,帶領26名教師志愿者和商州區醫院醫護人員于當日下午5時前進入樓內,開展接收隔離人員的各項準備工作。按照安排,他們將負責隔離人員每天的三餐送飯、兩次消殺、一次核酸采樣、一次醫廢收集裝車及隔離人員的情緒疏導、應急服務等工作。
當晚10時許,隔離人員乘車陸續到達。劉建柱率先穿上防護服,配合醫護人員逐人做登記、測體溫、做核酸、發物資,從第7層開始,按照從上往下的原則,引導隔離人員逐個房間入住,一直忙到次日5時30分。當脫下防護服,劉建柱全身上下濕透,雙手泛白腫脹,疲憊地躺倒在床上,睡了兩個多小時,已到送早餐時間。為了能讓隔離人員吃到熱乎飯,他又和大家上樓逐個房間送飯菜。
第7天中午,一名來自外地的隔離人員致電劉建柱,說想家想孩子了,當時對方情緒激動,哭聲不斷。劉建柱耐心勸導、盡力安撫,并將自己的水果、方便面拿給她,以情理疏導,使其情緒逐漸穩定下來。
8月29日凌晨3時,急促的電話鈴聲將剛做完核酸躺下不久的劉建柱吵醒,一名隔離人員心臟難受,隨身帶的速效救心丸吃完了。劉建柱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立即聯系當值醫生,并穿上防護服去敲帶有速效救心丸的教師志愿者的門,拿到藥之后立馬給隔離人員送去,幫其將藥服下,待其呼吸平穩,才與醫護人員離開。忙乎了一個多小時,回到房間后,距早上消殺只有不到2個小時了,他就洗了把臉,看了會書,到早晨6時,又出門進行新一天的消殺工作了。
16天的志愿服務,劉建柱和他的團隊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任務。劉建柱對記者說:“商洛中學隔離點共有106名工作人員,大家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干工作,雖苦雖累雖繁忙,但單繩力雖小,多纖可拉船。我們沒有辜負組織的重托,為商洛抗疫作出了自己的微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