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為切實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工作水平,今年以來,我市積極落實各項措施,確保營養改善計劃提質增效。截至6月底,我市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計劃學校753所,享受學生17.4322萬名。學校食堂供餐率、學生享受率均為100%。全市城區(含縣城)脫貧戶家庭學生和殘疾學生8181名全部享受營養計劃,567名殘疾學生享受送營養上門服務。
我市按照“統一管理,獨立建賬,成本核算,收支平衡”的原則,做到“一專三分六統一”“日清月結周公示”管理。積極聯合市場監管局、衛健委等部門深入學校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從食材采購、索證索票、儲藏、出入庫管理等各個環節逐項排查,保障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運轉正常,實現了學校食品安全“零事故”。將“營養均衡、強健體魄”作為新時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的新目標,按照“5+X”供餐標準,嚴格按照“學生營養電子師”“陜西省中小學生營養配餐技術”標準要求,保障學生營養均衡,解決了全市山大溝深、自然條件差、校點偏遠、分散、食材購買運輸困難,特別是學生營養難以達標的難題。持續開展營養改善計劃及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明察暗訪,上半年共檢查68所學校,對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規范管理、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檢查,采取科教體局領導包片,干部包校責任的方式,加大督查力度,做好營養改善計劃督查整改工作,確保營養改善計劃工作有序、安全規范實施。在各學校廣泛開展“節儉與良習、營養與健康、勞動與養成”為主題的營養改善計劃宣傳活動,積極參加全國陽光校餐試點,實施效果得到了國、省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