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民生

舊時光里的老手藝

舊時光里的老手藝

2022-07-08 08:23:24

來源: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

  編者按 鞋子壞了,到街邊補一補繼續穿;雨傘壞了,去一趟修傘攤可以繼續用;自行車半路騎不了了,推到修車攤三兩下修好……這些修舊攤長存于我們的記憶。近年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新物替代舊物越來越快,很多人已習慣將壞了一點的物品閑置或扔掉,從前紅火的修舊攤也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他們中有的及時轉型,有的還在繼續堅守,對于我們的城市發展來說,每一個修舊攤的存在都有著重要意義,感謝那些長期堅持、可敬可愛,一直默默發光發熱的修舊手藝人。

老手藝與新轉型

  本報記者 白志鑫

  孫衛華在修理山地自行車

  在不少市民的記憶里,從家門口去上班的路上,總有個修自行車的攤位在等待。而近些年,修自行車的攤位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汽車、電動車等其他交通工具的清洗、修理店。隨著社會公共交通的日益發達,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逐漸被邊緣化。

  “小伙子,你這里能換車圈不?”7月2日一早,市民王大爺就來到了商洛學院附近的誠信修車行咨詢自行車修理的問題。王大爺告訴記者,自己的自行車用了很久,后輪的車圈和車條已經損壞了,在城里找了好幾家都沒辦法修理,自己也是聽了鄰居的建議才尋到這家店。

  “叔,您的車圈是24還是26的,車圈內側有型號,您得給我說了型號我才能給您找匹配的車圈更換。”店主孫衛華熱情地對王大爺說。說罷,他將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了王大爺,讓大爺找到型號后給他打電話,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把自行車推過來修理,免去多跑一次的麻煩。“這小伙子還挺實在,我回去看了給你打電話!”王大爺滿意地說。

  今年40歲的孫衛華經營這家修車行已將近15年,從一開始的自行車修理鋪發展為如今涵蓋電動車、自行車、三輪架子車修理和各類配件銷售的綜合型修理鋪,他靠著勤勞踏實和誠實守信把小店經營得紅紅火火,贏得了不少回頭客。2009年起,孫衛華就開起了自行車修理鋪,兼顧銷售自行車配件等,靠著手藝賺錢,孫衛華夫婦很滿足當時的情況。“那會兒自行車是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修車的攤子自然也多,而且還很受重視,像人們現在的汽車一樣定期保養,挑個大晴天洗洗車,給齒輪鏈條上上油,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一旦車閘不靈了、車鏈子掉了、車胎扎破了,即刻推向修車攤,三下五除二,一會兒工夫就能給修好。”

  孫衛華的妻子暢小燕感慨,在過去自行車還算得上是“三大件”之一,而現在上班要么開車,要么騎電動車,上學一般都坐公交車,小小的修車鋪也見證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出行方式也改變了,騎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少。”隨著公交線路的日益完善,電動車、家用小轎車的普及,對市民而言,生活半徑正在不斷擴大,而在出行方式的選擇上,也更加豐富。再加上公共自行車、共享電動車的覆蓋面逐漸擴大,買自行車代步的人越來越少,于是修自行車的老手藝,也逐漸隱匿在了城市的邊邊角角。

  隨著城市里電動車越來越多,自行車修理開始走下坡路,孫衛華店里的生意也愈發冷清,修理自行車的收入已無法滿足日常生活所需。2018年,孫衛華及時調整發展方向,自學了電動車的修理技術,發展起了電動車、自行車相關的修理及配件銷售業務,并加入了某品牌電動車電池的代理商,還與周邊縣區以及鎮辦的自行車、電動車店建立合作關系,提供各類配件,擴大了經營范圍,成功轉型。

  “雖然修理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少,但還是有一定市場的,三輪架子車、山地自行車、兒童自行車等還是有固定的客戶群的。”孫衛華說。在發展的過程中,他一直在不斷學習,讓自己能夠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見到那些來修理老式自行車的人,盡己所能地幫他們修好,這不僅僅是修理一輛自行車,承載的更是一份記憶和情懷。

“ 修 補 ”出來的幸福

  本報記者 王 倩

  王敏正在修鞋

  7月2日,空氣中彌漫著濕熱。在市區東背街的修鞋店里,王敏正專注地為手中的鞋子粘底,即使頭頂的風扇在不停轉動,可沒一會兒,王敏額前的碎發還是被汗水打濕,旁邊的兩三名顧客一邊等待,一邊擺手為自己扇涼。

  “底子粘好了,你穿上試試平不平,硌腳的話我再給收拾。”王敏將粘好底的鞋子遞給顧客,顧客試穿后很滿意,連連道謝。顧客正準備付錢時,王敏看到顧客背包帶子有一處快要磨斷了,便說:“你把包卸下來,我給你把帶子一縫,免得過幾天斷了沒法背了。”給修鞋機上的縫紉針穿上和背包同樣顏色的線,僅僅幾秒鐘,包上的帶子便修好了。顧客問加上縫帶子一共多少錢,王敏笑著說,縫帶子不收錢了,順手的事,不費工夫。

  “王師傅做活細心、麻利,人還熱心,我們周圍人鞋子有個啥問題,都愛到這兒來。”一位正在等待的顧客說,她家住在中心廣場附近,10年前就在王敏這兒修鞋,她記憶中,以前東背街一街兩行都是修鞋的,現在卻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像王敏這種堅持下來,還熱情待人、誠信做事的更為難得。“現在的生活好了,人們吃穿住行條件也好,有的人鞋有一點兒問題就不穿了,但是對我們這上了年齡的人來說,鞋還能穿就舍不得扔,總想修一修,所以啊,這修鞋匠還是少不了。”這位顧客感慨道。

  今年50歲的王敏是東街社區人,年輕時,她打過零工,也和丈夫在城區跑過“蹦蹦車”,后來城區車輛整治,取締了“蹦蹦車”拉人,再加上丈夫身體不好,他們就放棄了跑車。就在她四處尋找商機時,婆婆鼓勵她學手藝擺攤子修鞋。“說實話,剛開始還抹不下臉,覺得坐在街道邊給人修鞋沒出息。”說起13年前決定干修鞋,王敏說是因為婆婆的勸導,讓她徹底放下了顧慮,她也想明白了,修鞋是一個謀生的手段,只要活做得好,做人誠信善良,就會有收獲。

  俗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鞋子壞了,人們總想著去修一修,修好了還能再穿。“所以那會兒,手藝人吃香,修鞋匠也多,光是東背街就有20多個修鞋攤子。”王敏還記得,那時沒有機器,全靠人手工修鞋,她舉例說,以前粘鞋底子,要先用木搓把鞋底搓平磨光滑,再粘上新底子,最后把新底子磨成和舊鞋底一樣的形狀,粘一雙鞋底子既費時間又費手。“一年四季手指頭都要纏上膠布,把指頭保護好,不然就會皸裂。”回憶起以前,王敏感慨,還是現在好,科技發達了,有了修鞋機、砂輪機,修鞋子更方便省力。

  13年來,王敏用雙手修補了不計其數的鞋子,也為很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家住東關的劉梅今年62歲了,10多年來,她就只認王敏的手藝,她介紹,有一次,雨水把她的一雙新鞋泡開膠了,她特別難過,因為那雙鞋對她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那是我兒子參加工作后用第一個月工資給我買的鞋,看到鞋子壞了,我真的很心疼,舍不得扔,后來就是在這修好的,穿了七八年都還好好的。”

  這樣的小事在王敏的修鞋攤子上演了無數次,王敏用自己精湛的手藝和熱情的態度溫暖著顧客的心,她也收獲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丈夫身體不好,干不了體力活,王敏靠著修鞋供應全家生活,現在她的女兒也快大學畢業了,家里的日子雖簡單平淡但也幸福美滿。

  “幫著顧客把一雙雙鞋子修補好,他們高興,我也覺得很快樂。”王敏說,她在修鞋攤子上見證了社會的發展,看著城市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她也從路邊的小攤子搬進了能遮風避雨的鞋店。“總的來說,還是生活條件好了,雖然現在顧客少了,修鞋慢慢地不再那么重要了,但是只要還有人需要,我還會繼續修鞋,把這個手藝堅持下去。”王敏笑著說。

巷子口的裁縫鋪

  本報記者 謝 非

  李花霞正在修補衣服

  “你看我穿的裙子腰大了,能改小點嗎?”路過的年輕女人問李花霞。“能行,你過會兒拿來就行。”一頂舊舊的斜撐著的遮陽傘,一臺表面磨損嚴重的腳踏縫紉機,腳邊放著一盤五顏六色的線和水壺,李花霞的裁縫鋪就這樣在兩棟民房中間的小巷口支著。洛南縣城關中心小學旁的馬路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裁縫鋪并不起眼,只有猛然看見旁邊靠在墻邊藍底紅字的招牌,才能發現這兒有家裁縫鋪。

  雙腳踩著縫紉機,手上正忙碌的李花霞家在洛南縣劉店社區,2012年,兩個孩子即將上學,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學習和生活,李花霞在學校旁邊租了一間房子,每天的生活就是接送孩子和做飯。

  總伸手向丈夫要生活費不是長久的辦法,李花霞就想著找點兒活干。作為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她沒有一技之長,當她提出開裁縫鋪的想法時,丈夫極力反對。但是在李花霞的堅持下,丈夫也答應了。

  對縫紉完全不懂的李花霞找到做衣服的朋友店里,學習了三天時間,掌握了縫紉機的基本操作,便決定回去開店。在租住的民房隔壁,李花霞租了一間小小的門面,又在學校附近的舊貨市場花了230元買了一臺二手縫紉機,簡單置辦了工作臺、掛燙機之類的家當,裁縫鋪就這樣開門了。

  “一開始為了練手,只能給自己做衣服,后來慢慢熟練了,才敢動客人的衣服。”李花霞回憶剛開始的種種困難,“現在我只用看一眼,就知道這件衣服該怎么修改。”做事認真的李花霞,口碑漸漸傳開了,顧客也多了起來。

  為了增加收入,李花霞的裁縫鋪除了修補衣服,還讓跑運輸的丈夫從西安進一些花卉綠植擺在店門口賣,居然還賣得不錯。3年后,由于街道改造清理,李花霞的小店里擺不下大量的綠植,于是她把店轉讓了,自己就在路口擺起了攤位,在巷子里面用活動板房搭了一間小操作間,方便裁剪,這一擺就是7年。

  10年間,李花霞的兩個孩子早已畢業,裁縫鋪雖然掙得不多,但是她還堅持開著,回想過去的種種經歷,她百感交集。有一年冬天,一位女顧客帶著一件長款羽絨服找到她,說新買的羽絨服不小心被火燒了兩個大窟窿,讓李花霞一定幫忙想想辦法。李花霞用了兩個上午的時間,把羽絨服下面拆開,裁掉燒壞的部分,再重新裝好羽絨和拉鏈,費了大力氣,終于把這件羽絨服修補好了。顧客來取的時候,連連夸贊她手藝好,說自己原本都沒有抱很大希望,沒想到補完后跟新的一樣。看到顧客高興地帶著衣服離開,李花霞心中也十分滿足。

  但也有不順心的時候,早年間,一位顧客帶著布料來做褲子,當幾天后來取的時候,顧客說李花霞用廉價布料換了自己原本送來的。李花霞十分委屈,好幾番解釋都沒有讓對方信服,最終顧客拿著褲子憤憤離開了。“我雖然是小本生意,但是我也是講誠信的,不會為了幾十元的布料砸了自己的招牌。”李花霞告訴記者,“但是這么多年下來,不講理的顧客畢竟是少數,很多顧客還是很信任我的手藝,相信我能把衣服改得令他們滿意。”

  平時在修補衣服的過程中,李花霞發現衣服里面有錢物,都會在做完活后,原封不動地放回去。她始終覺得金錢要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掙得,這樣才用得安心。只要天氣允許,李花霞每天都堅持在巷口擺著攤位,“已經成了習慣,每天都像是有任務需要去完成一樣,萬一有人找我呢。”李花霞說道。

  •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自创视频在线观看| 一女多男np疯狂伦交| 欧美性猛交XXXX富婆| 免费在线视频你懂的| 色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4ayy私人影院|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特级黄色毛片在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动漫樱花动漫|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99re免费99re在线视频手机版| 巨大欧美黑人xxxxbbbb|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热久久最新视频| 免费香蕉依人在线视频久| 老头一天弄了校花4次|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乱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99在线精品视频| 好爽…又高潮了免费毛片|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日本漂亮人妖megumi| 久草免费手机视频| 欧美videos在线观看| 亚洲护士毛茸茸| 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亚裔玉videoshd和黑人|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啊快捣烂了啦h男男开荤粗漫画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欧美最猛黑人xxxx|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