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方立)隨著現代生活的快節奏發展,銀行信用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遺憾的是在信用卡發行推介中,部分銀行工作人員過多的宣傳好處,沒有全面地宣傳用戶需要負擔的費用,影響了客戶知情權的行使,使人們對信用卡的信用產生了質疑。近日,筆者就遇到了信用卡帶來的信用疑惑。
七年前為朋友完成任務辦了第一張信用卡,年費100元,兩年后又為朋友完任務辦了兩張信用卡,年費分別為50元和10元。說實話這些卡除了出差用一用,大多時候用不上,平時很少注意卡上的現金數目。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信用卡有許多收費,筆者并不完全知曉,卡上存的那一部分錢,不斷被扣除,不小心便出現負數。6月上旬和下旬,我發現兩張卡現金不斷扣減,甚或負數,便立即到銀行咨詢。回答是你的年費被扣,你信用卡存款數不足500元,每月需要扣費,手機信息收費,你透支要扣手續費和利息等等。我問他們辦信用卡時怎么不給我說清,這么年了扣了我多少錢。工作人員說辦時的合同上有,你沒注意看?只要你一年購物涮卡5次可免年費。于是我好不容易找到辦卡時的那些文字東西,密密麻麻,很像辦手機的合同,且收費項目并不具體。
《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中列出的收費項目多達3000種,這3000多種收費到底是什么,銀行在發行信用卡時,有幾個給用戶說明白了。更為不解的是,收取了費用,銀行理直氣壯地不用通知客戶,我們交了什么費?交了多少?只有銀行知道。今年3月,銀監會整頓銀行信用卡亂收費的做法,深得人心。但在運行過程中,并不盡人意,據說一些商業銀行幾乎沒有清理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在信用卡發行中,依照以發行數量為目標,宣傳內容不詳細。信用卡應以信用為先,不客觀全面地宣傳推介,其實就是一種失信或欺騙。客觀地推介銀行卡業務,并不影響信用卡的發行,必定這是一項先進且便利客戶的業務。愿我們在守信中和諧,在和諧中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