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單位供圖
">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門,跑者跟隨智慧大屏進行熱身。
受訪單位供圖
受訪者供圖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郁丹在社區健身房鍛煉。
受訪者供圖
陳海偉攝(影像中國)
數據來源:國家體育總局
"> 市民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龍山綠道上騎行。
陳海偉攝(影像中國)
數據來源:國家體育總局
前不久舉行的2025年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議發布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0平方米。近年來,多地多部門積極作為,推動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
智能健身設施的運動體驗如何?公共體育和綠色空間怎樣融合?社區健身服務是否便捷?本報記者在北京、浙江、四川等地進行了探訪。
——編 者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科技加持,健身更智能
34歲的健身達人李昂,最近引以為豪的是自己7年跑了1652公里。得知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門有塊大屏幕,跑得快就能“上榜”,李昂便時不時去跑一跑。
這塊大屏幕來自奧森公園和運動科技平臺Keep合作的“科技智慧跑道”項目。該項目融合了線上線下場景,通過智能穿戴設備,提升跑者的運動體驗。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李昂很喜歡這種感覺,“很多跑友同時在線,主打一個‘云陪伴’。”
在奧森公園跑步,李昂覺得很有儀式感。跑道旁,語音播報不時響起,讓人們在奔跑中了解“雙奧之園”的變遷。
春和景明,人們奔跑于花海之間,沿途美景盡收眼底。李昂跟著運動手表提示的呼吸節奏,努力將每一步都踩在點上。腕上的運動手表監測著他的心率、配速等指標,“如果心率超過每分鐘180次,運動手表就會震動,提醒我慢下來。”李昂說。
跑道沿路設置了運動驛站。“每隔1千米就有1間,屋內有觸控大屏幕,可以跟著上面的指導動作進行跑前熱身和跑后放松。”李昂介紹,“熱身和放松其實很重要,但自己練稍顯枯燥,有時就省略了。有了運動驛站,更容易堅持,更能保質保量完成。”
奧森公園跑者眾多,“藏龍臥虎”。就拿5公里跑來說,李昂個人最好成績是21分鐘,然而在南門大屏幕榜上有名的跑者,成績都在20分鐘以內。面對差距,李昂不泄氣,笑呵呵地說:“最重要的是跑起來。”
夜幕降臨,跑道上一條條標語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出發即英雄”“每一滴汗水都是自律的獎牌”……這些話被大家稱為“跑道上的詩”,從互聯網用戶中征集,因為書寫材料中含有熒光粉,到了晚上愈發醒目。
“‘奔跑起來,有風相隨’,我最喜歡這一句。”李昂說,“沿途不僅有風,還有快樂、健康……奔跑吧,熱愛生活的人總能與美好不期而遇。”
浙江湖州健身綠道
環境優美,鍛煉更舒暢
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苕溪綠道上已有鍛煉者的身影。退休教師柏益強換上裝備,來到東苕溪大堤,打起了太極拳。
“以前這里是泥巴路,現在環境好多了,兩邊滿是綠植,看著就心情好,鍛煉起來很舒服。”在綠道西岸的香樟樹下,柏益強不時偶遇熟人,大家閑聊幾句、切磋幾招,十分愜意。
擦了擦汗,柏益強指著對岸的水利文化園說:“去年這里新增了太陽能路燈,晚上運動更安全了。”
柏益強的健身習慣始于3年前。兒子曾給他買了一輛車代步,但距離不遠的時候,他更喜歡走路出行。他笑稱自己有個“環保賬本”,手機里的運動軟件顯示他已累計減碳2.3噸——相當于種植了約130棵樹。
登山步道、步行道、自行車騎行道……吳興區目前建有各類健身步道67條,總長度達258公里,人們健身有了好去處。
下午時分,湖州的西山漾濕地綠道又是一番熱鬧景象。市民潘海華一家在草地上鋪好野餐墊,擺上水果零食,享受親子時光。
西山漾濕地綠道不僅鋪設了透水瀝青緩解熱島效應,還設置了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站。“我們喜歡沿著綠道散步,可以鍛煉身體、親近自然。”潘海華說,“我們尤其希望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長成陽光少年。”
如今,仁皇山綠道已成為社區居民健身的樂土。領隊金娥珍和鄰居們跳起健身操,“吸氣,抬手,感受山風穿過指尖!”健身操的韻律,交織著鳥語花香,大家跳得更加起勁。
“這里空氣好、環境美。”家住附近的王錦堂每天都來仁皇山綠道散步,“人們越來越重視身心健康,家附近有綠道隨時可以鍛煉,真是件幸福的事兒!”
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健身步道17.18萬個,長度40.76萬公里。
四川成都社區健身房
織密網點,運動更便捷
“叮!”當手機彈出健身的預約提醒時,在家工作的自媒體人郁丹立刻“動”起來。
指尖在手機屏幕上快速點擊,直到顯示“預約成功”,郁丹才松了口氣,“跳操課實在太搶手了,手慢無!”她常去的這家健身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紅牌樓廣場,很受附近居民歡迎。如今在成都街頭,健身網點越來越多。
“工作忙、飲食不規律,最近胖了10斤左右。”她決定通過運動減重。
郁丹騎行6分鐘到達健身房。推門進入,約400平方米的場地,跳操房、跑步機、力量器械……不同分區井井有條。
跳操房里響起動感的音樂,十幾名練習者努力跟上節拍。郁丹喜歡站在前排,可以近距離觀察教練的示范動作。隨著課程深入,動作強度逐步增大。“深蹲、呼吸、起身、換邊!”教練熱情的鼓勵讓郁丹堅持下來,“真累,但練完是真爽!”
在郁丹的計劃中,每次消耗600千卡熱量是個硬指標。如果跳操運動量不夠,她還會上跑步機加練。堅持了一個月,郁丹減重3斤。
然而,她的體檢報告顯示甘油三酯數據偏低。“平時要多吃點肉”,醫生的提醒讓她明白,體重管理并不僅僅是上秤數字變小,而是通過飲食、運動、睡眠等多方面配合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回家路上,花香撲面而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后,郁丹的心情如春光般明媚。
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健身房15.2萬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7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