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5日電 (記者李心萍)記者從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中國資環手機安全回收處置示范項目順利完成試運行,開始面向省會城市開通手機安全回收處置服務。
根據行業數據測算,“十四五”時期,我國手機閑置總量或將達到60億部。電子電器中含有金、銀等貴金屬,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但廢舊手機因其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的特殊性,在循環利用中必須特殊處理。
依托中國資環手機安全回收處置模式,4月3日起,各省會城市的消費者可通過“芯碎無憂”小程序下單,既可以選擇上門現場破損服務,也能選擇郵寄保密回收。手機回收到廣東汕頭貴嶼處置基地后,在保密車間經過安全拆解、機械破碎、末端熔煉,最終實現手機安全銷毀。同時,利用貴嶼火法項目優化技術路線,可將稀貴金屬有效提煉出來。手機的回收、流轉、拆解和破碎等流程全程可視化、可監控、可溯源。
中國資環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把手機安全回收處置模式逐步拓展到電腦、硬盤等電子電器全領域,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廢舊電子電器末端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廢舊電子產品梯次利用交易平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6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