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林攝
">中外游客體驗湘西苗族傳統服飾。吳東林攝
在江蘇蘇州絲綢博物館,用蠶絲繞出一把團扇;在湖南鳳凰的老作坊,染制一塊非遺藍印花布;在江西景德鎮的創意集市,淘一件心儀的手工藝品……外國游客近距離體驗中國非遺,感受其中凝結的中國文化底蘊,品味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風俗所系、情感所系。
江蘇蘇州——
“將非遺項目與入境游有機深度融合”
“慢一點,上下盡量纏均勻,再左右纏繞。”蘇州絲綢博物館會客廳里,十幾名外國游客正在中國老師的指導下制作非遺蠶絲團扇。煮蠶繭、挑蠶絲、繞扇骨……一套流程下來,外國游客對這一非遺項目有了新的了解。
“我要把這把扇子帶回美國。”克里亞來自美國馬里蘭州,她從社交媒體上了解到蘇州絲綢博物館的非遺體驗項目,立即報名參加。
“媽媽,你看我做的扇子好不好看。”克里亞9歲的兒子諾阿對纏扇面的工序十分感興趣。諾阿說,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中國非遺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博物館里,他看到漂亮的織機,紡織的方法很復雜,“一條小小的蠶吐出來的絲能夠織出精美的絲綢,真是太神奇了!”
鄒宇佳是蘇州絲綢博物館聘請的非遺美育師,經常組織外國游客非遺體驗活動。“外國游客更喜歡自己動手參與非遺制作,這也是我們現在努力的重點——打造更多有趣的體驗項目,讓游客愛上非遺,愛上中國傳統文化。”鄒宇佳說,她正在籌劃“蘇絲國際會客廳”項目,以吸引更多外國游客參觀蘇州絲綢博物館,體驗精美絲綢手作。
蘇州是一座有著2500余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入境游與非遺體驗相結合的旅游消費新模式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克里亞入住的酒店在平江路向南一個街區,周圍聚集了大量非遺藝術店鋪,游客既能購買非遺文創,也能親手體驗非遺制作。逛一逛蘇州園林,買一塊蘇繡手帕,點上一壺熱茶,在平江路的蘇州評彈館聽一曲《聲聲慢》……漫步蘇州,克里亞一家盡情享受愜意時光。“有機會的話,我還要帶著家人再來游玩。”克里亞說。
“下一步,我們要將非遺項目與入境游有機深度融合,打造更多精品非遺體驗旅游項目,豐富入境游客非遺體驗,同時進一步暢通入境游推介渠道,讓非遺體驗項目為更多游客所知。”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朱艷說。
湖南鳳凰——
“藍印花布上變化無窮的紋理有一種神奇魅力”
青山環繞,江水靜流,為鳳凰古城增添一抹神韻。走一走古樸的青石板路,看一看沿江而建的吊腳樓,觸摸歷史的脈絡,感受文化的厚重——這座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小城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民族風情,成為外國游客欣賞中國美景、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熱門目的地。
加拿大人馬丁在湖南生活多年,這次他陪同從加拿大遠道而來的親戚在鳳凰古城的老作坊里體驗了非遺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一塊粗麻土布,在靛藍染料和鏤空花版的共同作用下,底色由潔白逐漸變為靛藍,精美的紋飾也顯現出來。苗族匠人介紹了紋飾蘊含的自然之美和吉祥寓意后,馬丁更感驚喜:“中國傳統技藝有著獨到的巧思,藍印花布上變化無窮的紋理有一種神奇魅力。”
馬丁對中國非遺情有獨鐘,家里的沙發布就是從鳳凰古城帶回來的藍印花布。他每次從鳳凰古城游覽回來,都會帶一些含有非遺元素的禮物送給親戚朋友。“鳳凰古城就像一個非遺藝術的寶庫,需要慢慢品味、細細發掘,才更能體會其中的獨特韻味。”馬丁說。
“行走鳳凰古城,有在畫中游的感覺。”馬丁一家從藍印花布作坊出來后,繼續在鳳凰古城游覽,體驗特色文化。“只要身臨其境,就能發現這里處處有驚喜。”馬丁說。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彩扎、湘西苗繡……鳳凰古城擁有多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活動豐富多彩,吸引了眾多外國游客參與。“我們在歷史悠久的古城收獲了獨特文化體驗。”瑞士游客弗里茨感嘆。
江西景德鎮——
“在充滿煙火氣的市井小巷,我們可以和手工藝人面對面交流”
在陶陽里景區,從遺址群感知陶瓷文化歷史;在里弄巷陌,觸摸窯磚上斑駁的歲月痕跡;在御窯博物館,從“瓷都千年”展直觀感受景德鎮陶瓷高超技藝……走在景德鎮的大街小巷,人們隨處可以感受到陶瓷文化。
“這次我們來中國,第一站就選擇了景德鎮。”印度尼西亞游客史蒂文·安東尼對記者說,“景德鎮作為‘千年瓷都’,名不虛傳。”
走進明清窯作群,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正在展示傳統制瓷工藝。畫坯師傅手起筆落,青花圖案躍然坯上,精湛工藝令前來參觀的外國游客嘆為觀止。印尼游客圖緹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來到景德鎮,“倍感驚艷”。“之前在印尼海域的古代沉船中發現了大量中國陶瓷文物,讓我對‘千年瓷都’充滿好奇與向往,這次總算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在這里,有的外國游客愿意花4小時靜下心來學做陶瓷,甚至在景德鎮連住幾天,跟著非遺傳承人,沉浸式學習非遺手藝。昌南新區名坊園北廠陶瓷的國際交流中心,一排排拉坯機整齊地擺放著。外國游客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挽起袖子,投入創作。拉坯機不斷旋轉,泥坯從一開始的“不聽話”,到最后慢慢成形,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親眼看到陶瓷是如何被制作出來的,每一道工序都讓人印象深刻,這種體驗太酷了!”來自比利時的旅行達人蘇菲說。
夜幕降臨,陶溪川創意集市上,數百個攤位宛如長龍,各式瓷杯、瓷飾、瓷擺件等手工藝品在燈光下更顯精美雅致。來自巴西的游客德里克在一家攤位前看到心儀的陶瓷手工藝品,一番砍價后成功收入囊中。“我喜歡有中國特色的陶瓷作品。”德里克近距離感受著瓷都文化氛圍。“和傳統的藝術展覽大不相同,在充滿煙火氣的市井小巷,我們可以和手工藝人面對面交流。”德里克說。
親手觸摸千年瓷土的溫度,感受傳承不息的中國故事。越來越多外國游客的中國之行,不再是來去匆匆的打卡旅游,而是轉變為對中國文化的深度體驗。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6日 03 版)